妇科常见疾病有炎症性(如盆腔炎因性生活等诱发有下腹持续痛、发热等表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感染等致外阴瘙痒等)、肿瘤性(如子宫肌瘤好发于特定年龄与雌激素相关有月经等症状,宫颈癌与HPV相关有阴道流血等表现)、内分泌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月经失调等表现),不同人群中育龄女性盆腔炎等风险高需注意性卫生等,更年期女性易现萎缩性阴道炎等需补充雌激素等,妊娠期女性易发生相关疾病需谨慎用药等,预防要保持外阴清洁等,筛查21岁以上有性生活女性定期宫颈细胞学筛查,30岁以上联合HPV检测,35岁以上每年妇科超声检查,更年期女性每1-2年进行妇科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一、妇科常见疾病类型及基本特征
1.炎症性疾病:以盆腔炎为例,多因性生活频繁、下生殖道感染上行蔓延等因素诱发,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又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多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
2.肿瘤性疾病: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好发于30~50岁育龄女性,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触及腹部包块,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可见子宫肌层内低回声结节;宫颈癌好发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相关,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等,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是重要的筛查手段。
3.内分泌相关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如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表现(多毛、痤疮)、不孕等,激素检测可见雄激素升高、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2~3,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呈多囊样改变。
二、不同人群妇科疾病特点及应对
1.育龄女性:因性生活活跃,盆腔炎、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风险增加,需注意性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同时,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该人群中较为常见,需关注月经周期及生育需求,必要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及药物调节内分泌。
2.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易出现萎缩性阴道炎,表现为阴道干涩、灼热感、性交疼痛等,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补充雌激素;此外,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若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3.妊娠期女性:易发生妊娠期阴道炎、胎盘早剥等疾病,妊娠期阴道炎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需谨慎用药,以局部用药为主;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等相关,需密切监测胎心、胎动及孕妇生命体征。
三、妇科疾病的预防与筛查要点
1.预防方面: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滥用抗生素;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育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生殖道感染等问题并干预。
2.筛查方面: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如TCT),30岁以上联合HPV检测;3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卵巢情况;更年期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