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会引发心悸、气短、乏力、头晕或眼前发黑、胸痛等症状,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掩盖,女性症状与激素等有关,有基础疾病人群症状受基础疾病影响。约70%-80%房颤患者有心悸,约50%以上有气短,长期慢性房颤患者易乏力,部分患者有胸痛,老年人易意识模糊,女性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症状有变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房颤患者症状受其影响。
一、心悸
房颤时心房无序颤动,会导致心跳节律紊乱,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跳动明显异常,可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等。研究表明,约70%-80%的房颤患者会出现心悸症状,这种心悸感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静息状态下都可能出现,且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能发生,一般与房颤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传导相关。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或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长期熬夜、大量饮酒)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悸且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气短
房颤时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肺部淤血等情况,进而引起气短症状。轻度活动时就可能感到呼吸急促,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气短。有研究发现,约50%以上的房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老年人、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心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发生气短的概率更高,因为他们的心肺储备功能相对较弱,房颤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更易显现。
三、乏力
由于房颤时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患者会感觉全身无力,容易疲劳。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房颤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尤其是长期慢性房颤患者,乏力症状可能较为持续。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的房颤患者,乏力感可能会更明显,因为身体的能量代谢等过程依赖于正常的心脏供血来维持。
四、头晕或眼前发黑
房颤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时就会出现头晕甚至眼前发黑的情况。一些患者可能在站立或改变体位时更容易发生,因为此时对脑部供血的影响更显著。老年房颤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脑部供血本身相对脆弱,所以发生头晕或眼前发黑的风险相对较高,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房颤患者则风险进一步增加。
五、胸痛
部分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症状,但胸痛并非房颤的特异性表现。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心肌缺血等有关,尤其是本身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房颤患者。男性房颤患者在合并冠心病等情况时,胸痛的发生率可能相对有一定特点,但总体来说,约10%-20%的房颤患者可能出现胸痛症状,且胸痛的性质、程度等因人而异,需要与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六、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老年人:老年人房颤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更易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较差,脑部供血不足时更容易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房颤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需要更细致地观察和检查来明确房颤的存在。
女性:女性房颤患者在某些时期症状可能与激素水平等有关,比如在围绝经期,激素波动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房颤症状相对更明显或有变化。而且女性在怀孕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合并房颤时,症状和处理都有其特殊性,需要综合考虑生理状态对心脏的影响。
有基础疾病人群:合并高血压的房颤患者,血压波动可能会加重房颤相关症状,如心悸、头晕等会更明显;合并糖尿病的房颤患者,高血糖等因素可能影响心脏神经病变等,从而使房颤症状表现不同,且需要在控制血糖等基础上管理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