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可致认知功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早期近记忆后期远记忆受累,与海马体等脑区结构功能异常相关)、语言障碍(找词困难、言语含糊严重可致失语,因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结构改变);运动功能有步态异常(不稳、步基增宽呈蹒跚步态,因小脑等调控平衡脑区受损)、肢体运动迟缓(动作缓慢、精细动作困难,因基底节等区域干扰运动神经传导);精神行为有情绪改变(抑郁焦虑等,因情绪调节相关脑区及神经递质系统紊乱)、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因下丘脑等调节睡眠脑区功能受影响);儿童脑萎缩还影响智力发育、生长迟缓伴癫痫等,老年人群因基础病加重进展更明显多样且日常生活自理受影响需更多照护。
一、认知功能障碍方面
1.记忆力减退:早期多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例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放置物品的位置等,随着病情进展,远期记忆力也会逐渐受累,可能忘记自己的个人历史、熟悉的事件等。研究表明,脑萎缩患者海马体等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出现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记忆的存储与提取过程。
2.语言障碍:可出现找词困难,说话时难以准确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意图,表现为言语含糊、啰嗦,严重时可能出现失语症,无法正常进行语言交流。这与大脑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因脑萎缩发生结构改变,影响语言的编码和输出有关。
二、运动功能障碍方面
1.步态异常:走路时步态不稳,步基增宽,呈现蹒跚步态,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这是因为脑萎缩影响了小脑等调控平衡和运动协调的脑区,导致身体平衡和步态控制功能受损。
2.肢体运动迟缓:表现为肢体动作变得缓慢,如穿衣、系纽扣、拿东西等精细动作变得困难,做动作时启动缓慢,运动幅度减小。相关研究发现,脑萎缩累及基底节等区域会干扰运动神经传导,使得肌肉运动的灵活性和速度下降。
三、精神行为异常方面
1.情绪改变:可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烦躁不安、过度担忧等。脑萎缩影响了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及脑区(如前额叶皮层等),导致情绪调控功能紊乱。
2.睡眠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难以入睡或睡眠易醒)或嗜睡(过度困倦、睡眠时间过长)。这与脑萎缩对下丘脑等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脑区功能产生影响有关。
四、不同人群的差异表现
1.儿童脑萎缩: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智力水平低于同龄儿童,出现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等情况,同时可能伴有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伴随症状,这与儿童脑发育阶段脑萎缩对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且广泛相关。
2.老年人群脑萎缩:随着年龄增长,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加重脑萎缩的进展,症状相对更为明显和多样化,且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可能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受到更显著影响,如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等,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照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