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小肚子痛和腰痛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生理性原因有月经期因前列腺素升高致子宫缺血缺氧及孕期子宫增大牵拉周围组织、激素变化等;病理性原因包括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肾盂肾炎,消化系统疾病如阑尾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要关注妇科疾病和孕期情况,中老年女性要考虑骨质疏松及排查多种疾病,有不良生活方式者要调整生活方式。
1.生理性原因
月经期: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小肚子痛,同时,前列腺素还可能会扩散至腰部,导致腰痛。一般月经结束后,症状多可缓解。
孕期:怀孕中晚期,随着胎儿逐渐增大,子宫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组织和韧带造成牵拉,可能引起小肚子痛,而增大的子宫也会使腰部承受更大压力,导致腰痛。另外,孕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影响骨盆和腰部的关节、韧带,导致疼痛。
2.病理性原因
妇科疾病:
盆腔炎: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炎症刺激可导致下腹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部,还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例如,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盆腔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盆腔等,在月经期间,异位的内膜也会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小肚子痛和腰痛,且疼痛可能会随经期逐渐加重。
子宫肌瘤: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或引起子宫收缩异常,导致小肚子痛,当肌瘤牵拉盆腔内的韧带时,也可能出现腰痛症状,还可能伴有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泌尿系统疾病:
输尿管结石: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可引起输尿管痉挛,导致剧烈的小肚子痛,疼痛可向腰部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这是由于结石刺激输尿管黏膜,引发痉挛性疼痛。
肾盂肾炎:细菌感染肾盂等部位引起肾盂肾炎,除了有腰痛症状外,还常伴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小肚子也可能会有不适。
消化系统疾病:
阑尾炎:典型症状是开始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小肚子痛,部分患者也可能伴有腰痛,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早期疼痛定位不准确。
肠道易激综合征: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后、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有时可放射至腰部,还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若有月经异常、性生活后不适等情况,需警惕妇科疾病,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孕期女性要按时产检,关注子宫和胎儿情况,出现异常疼痛要及时告知医生。
中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等问题可能增加,若出现小肚子痛和腰痛,要考虑是否有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同时也要排查妇科、泌尿系统等疾病,因为中老年女性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人群。
有不良生活方式者:长期久坐、弯腰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腰部肌肉劳损,引起腰痛,同时也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增加妇科疾病风险,进而出现小肚子痛,这类人群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