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临终前会出现多方面症状及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护理要点,生命体征上体温紊乱(高热或不升)、血压波动后期下降、心率不规则先快后慢、呼吸节律改变;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加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且双侧不等大;神经系统症状加重,肢体瘫痪更严重、部分患者有抽搐发作;还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等、皮肤苍白湿冷等其他症状。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加强皮肤护理防压疮,有基础疾病者要监测相关指标防并发症加重,儿童患者家长要冷静配合治疗并安抚其情绪,严格按指导护理。
一、生命体征改变
1.体温:脑梗死病人临终前体温可能出现紊乱,表现为高热或体温不升。高热可能是由于中枢性发热,即脑部病变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致;体温不升则可能与机体代谢功能严重衰退有关。
2.血压:血压波动较大,后期常表现为血压下降,这是因为心脏功能逐渐衰竭,血管调节功能丧失,无法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3.心率:心率可表现为不规则,可能先增快,后逐渐减慢。这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以及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节律。
4.呼吸:呼吸节律会发生明显改变,可出现潮式呼吸,即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后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反复;也可能出现叹息样呼吸、点头样呼吸等,提示呼吸中枢功能严重受损。
二、意识障碍
1.昏迷加深:脑梗死患者原本可能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临终前昏迷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如呼唤、疼痛刺激等均不能引起患者的反应。这是因为脑部病变持续进展,大量神经细胞受损,导致大脑功能严重受损。
2.瞳孔变化: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双侧瞳孔可不等大。瞳孔的这些变化反映了脑干功能的损害,脑干是维持生命基本功能的重要部位,其功能受损提示病情危重。
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
1.肢体瘫痪加重:原有的肢体瘫痪会更加严重,肌肉松弛,无法自主活动。这是由于脑部梗死区域扩大,神经传导通路进一步受损,导致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2.抽搐发作: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的抽搐发作,这是因为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尤其是老年人或有癫痫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四、其他症状
1.胃肠道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这可能与脑部病变影响了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功能,以及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有关。
2.皮肤改变:皮肤苍白、湿冷,这是由于循环功能衰竭,外周血管收缩,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本身就较差,脑梗死临终前症状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痰液堵塞导致窒息;同时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因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不良,更容易发生压疮。
2.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临终前除了脑梗死本身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基础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加重。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异常,护理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高血压患者血压难以控制,要注意观察血压情况,避免因血压过高或过低导致病情恶化。
3.儿童:儿童脑梗死较为少见,但如果出现临终前症状,家长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儿童的情绪,避免因恐惧和不安加重病情。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操作,如喂药、翻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