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饮食保证均衡营养、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进行认知功能锻炼如脑力活动和社交互动、控制慢性疾病与预防头部外伤、养成充足睡眠及戒烟限酒等良好生活习惯,以减缓脑萎缩进展、维护大脑健康。
一、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
1.合理饮食:保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西兰花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研究表明,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模式与脑萎缩进展减缓相关。其中,蔬菜每日建议摄入300~500克,水果200~350克,要注意粗细粮搭配,全谷物占主食的1/3左右,以稳定血糖水平,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增加脑萎缩风险。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血供氧。以快走为例,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每次30分钟左右,可分多次进行。对于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摔倒等意外。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运动前需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二、认知功能锻炼
1.脑力活动: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如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等。阅读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增强神经突触连接。每天安排3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通过学习新语言、编程等活动促进大脑发育;成年人可定期参加学习课程保持大脑活跃;老年人可通过参与益智游戏等方式维持认知功能,降低脑萎缩发生风险。
2.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社交互动能刺激大脑释放神经递质,有益于大脑健康。例如每周参加1~2次社区活动、朋友聚会等。对于独居老人,更要鼓励其参与社区组织的社交活动,避免长期孤独导致认知衰退进而增加脑萎缩可能性。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
1.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通过药物(具体药物遵医嘱)和生活方式干预,如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钾摄入,多吃香蕉、菠菜等。高血脂患者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必要时遵医嘱用药控制血脂水平。糖尿病患者严格管理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遵医嘱)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加速脑萎缩进程。
2.预防头部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等外伤。例如骑自行车时佩戴头盔,进行高空作业等危险工作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监管,避免其进行危险的攀爬等活动导致头部受伤,头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脑组织,增加脑萎缩发生几率。
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1.充足睡眠: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成年人每天睡眠7~9小时。睡眠过程中大脑会进行自我修复和清理代谢废物,睡眠不足会影响这一过程,增加脑萎缩风险。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作息等方式调整,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老年人睡眠时长可能相对减少,但也应保证5~7小时左右的睡眠,且要注意睡眠质量。
2.戒烟限酒:戒烟,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大脑供血,增加脑萎缩风险。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损伤大脑神经细胞,影响大脑功能。有吸烟史的人群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式;饮酒者要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