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因各种原因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依病因分酒精性与非酒精性,一般肝内脂肪超重量5%可判定;轻度可能无症状,中重度会致肝功能异常等,长期可进展为肝纤维化等,肥胖人群需控饮食增运动,长期饮酒者须戒酒,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一、脂肪肝的定义与分类
脂肪肝是因各种原因致使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肝脏病变。依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类型。酒精性脂肪肝主要和长期大量饮酒相关,酒精在肝脏代谢时会干扰脂肪代谢,使脂肪在肝脏堆积;非酒精性脂肪肝则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因素关联密切,肥胖人群脂肪代谢紊乱,过多游离脂肪酸运至肝脏,超出其代谢能力从而形成脂肪肝。一般当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时,即可判定为脂肪肝。
二、脂肪肝的临床危害
轻度脂肪肝阶段:可能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但此时肝脏已存在脂肪堆积的病理改变,若不干预,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重度脂肪肝阶段:会引发肝功能异常,出现乏力、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的脂肪肝还会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患有中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其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较无脂肪肝人群显著升高,且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癌的风险也大幅增加。
三、不同人群的应对措施
肥胖人群:需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同时增加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通过减轻体重来改善脂肪肝状况,因为体重减轻可使肝脏内脂肪含量降低。
长期饮酒者:必须严格戒酒,酒精对肝脏的持续损伤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及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戒酒能阻止肝脏内脂肪进一步堆积,并有助于已堆积脂肪的逐渐代谢。
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高血糖会干扰脂肪代谢,通过规范的降糖治疗,如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等,使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从而改善脂肪代谢紊乱的状况,减轻脂肪肝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