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血清胆红素超正常范围,病因分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新生儿表现为黄疸出现早、程度重等,成人伴乏力等,诊断靠血清胆红素测定结合相关检查,治疗有光照、换血、病因治疗,新生儿早产儿需密切监测,成人重基础疾病管理。
一、病理性黄疸的定义与病因
病理性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血清胆红素水平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症。其病因可分为三类:一是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型不合溶血(如ABO或Rh溶血)、感染致红细胞破坏增加等;二是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包括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如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及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三是胆汁排泄障碍,可见于胆管闭锁、先天性胆道畸形等。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表现为黄疸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成人病理性黄疸可伴乏力、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同时可能有基础疾病相关表现(如肝炎患者伴肝区不适等)。
(二)诊断要点
通过血清胆红素测定明确胆红素水平,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型、肝功能、腹部超声等)综合诊断,以区分胆红素生成过多、代谢障碍或排泄障碍等不同病因。
三、治疗原则
(一)光照疗法
利用蓝光照射使脂溶性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非药物方法,需根据胆红素水平调整光照强度和时间。
(二)换血疗法
适用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通过置换血液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三)病因治疗
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溶血者纠正溶血、感染患者控制感染、胆道闭锁者考虑手术干预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
早产儿因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加强体温、喂养等护理,及时干预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
(二)成人
成人病理性黄疸需重视基础疾病管理,如肝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肝损伤药物,胆道疾病患者需根据病情评估手术或保守治疗,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