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升高的病症,涉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相关指标,其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需重视并通过监测指标、调整生活方式等控制,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血脂的相关指标及意义
总胆固醇(TC):正常参考值一般在2.8-5.17mmol/L左右。总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流通。例如,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总胆固醇水平过高的人群,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甘油三酯(TG):正常参考值通常在0.56-1.7mmol/L之间。甘油三酯升高也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且还可能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一定关联。过高的甘油三酯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增加血液黏稠度,进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3.37mmol/L。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蛋白,高水平的LDL-C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正常参考值男性一般在1.04-1.55mmol/L,女性一般在1.29-1.55mmol/L左右。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它可以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和清除,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影响
年龄与性别: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发生高脂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男性在绝经前患高脂血症的风险低于女性,而绝经后女性患高脂血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与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影响脂质代谢。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如过多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会使脂质摄入过多;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脂质消耗减少,从而容易引起血脂升高;长期大量吸烟、酗酒也会干扰脂质代谢,增加高脂血症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病史: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脂血症,如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常常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脂质的代谢和清除,导致血脂升高;肾脏疾病患者,肾脏对脂质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代谢性疾病,它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血脂相关指标的监测以及对自身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关注和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相关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