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其临床表现因发生速度、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包括神经系统表现(急性时颅内压升高致头痛等,慢性时症状相对较轻)、胃肠道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循环系统表现(严重时出现休克表现)及其他表现(肌肉无力等,特殊人群如孕妇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一、神经系统表现
急性低钠血症(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当血清钠快速下降时,脑细胞会因细胞外液低渗而吸水肿胀,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可能引发中枢性桥脑髓鞘溶解症,这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急性低钠血症纠正速度过快有关。对于儿童患者,急性低钠血症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因为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受到低钠血症导致的脑细胞水肿等影响。在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如脑血管病患者,低钠血症可能加重原有病情,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进一步恶化。
慢性低钠血症(数周或数月发生):由于发生缓慢,机体有一定的适应机制,神经系统症状相对较轻,可能表现为淡漠、记忆力减退、personality改变等,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对于老年人,慢性低钠血症更易被漏诊,因为老年人的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下降,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低钠血症的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混淆,如将记忆力减退归因于衰老等原因。
二、胃肠道表现
低钠血症可影响胃肠道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低钠血症会干扰胃肠道的正常神经调节和细胞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等。在婴幼儿患者中,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婴幼儿的胃肠道对内环境变化更为敏感,低钠血症可能导致频繁呕吐,进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三、循环系统表现
轻度低钠血症时循环系统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但严重低钠血症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这是由于低钠血症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外周血管的灌注。对于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低钠血症引起的循环系统改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为心脏本身已处于相对缺血或负荷过重的状态,低钠血症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四、其他表现
低钠血症还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等肌肉系统表现。这是因为钠离子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重要作用,低钠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从而出现肌肉相关症状。在运动员等长期高强度运动人群中,由于大量出汗导致钠丢失过多,更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进而出现肌肉无力等表现,影响运动能力。
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低钠血症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发生低钠血症时,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电解质平衡和神经系统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和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