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是血清钾浓度高于正常上限的病理状态,病因包括钾摄入过多、排出减少及细胞内钾移出,临床表现有轻度的肌肉软弱等和重度的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诊断靠血清钾测定,治疗需立即停钾摄入、促进钾排出、用钙剂对抗心脏毒性,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有相应注意事项需关注。
一、定义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5.0mmol/L的病理状态。正常血清钾浓度范围一般为3.5~5.0mmol/L,当血清钾超出此范围上限即属高钾血症。
二、病因
(一)钾摄入过多
短期内大量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或静脉输入大量含钾溶液,超出机体排泄能力,可导致血钾升高,例如肾功能不全患者若过量补钾易引发高钾血症。
(二)钾排出减少
主要与肾脏功能异常相关,如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性肾衰竭晚期等,肾脏排钾能力显著下降,使钾在体内蓄积。此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醛固酮分泌不足,也会影响钾的排出。
(三)细胞内钾移出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等情况,细胞大量破坏,钾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酸中毒时,细胞外液氢离子浓度增高,促使细胞内钾离子向细胞外转移,均会导致血钾升高。
三、临床表现
(一)轻度高钾血症
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度的肌肉软弱、感觉异常等,但易被忽视。
(二)重度高钾血症
可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如肌肉无力,从四肢逐渐累及躯干,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心血管系统方面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四、诊断指标
血清钾测定是诊断高钾血症的关键依据,血清钾浓度>5.0mmol/L即可明确诊断。同时,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病因,例如肾功能检查可协助判断是否存在肾排钾障碍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一)立即停止钾摄入
避免继续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停止使用含钾药物等。
(二)促进钾排出
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增加尿液排钾,或应用碳酸氢钠等药物,通过碱化血液使钾向细胞内转移从而降低血钾,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考虑透析治疗快速清除体内过多的钾。
(三)对抗钾对心脏的毒性
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可对抗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迅速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肾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排钾能力相对较弱,若存在感染、腹泻等情况易引发高钾血症,需密切监测血钾,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儿童更应严格管理钾的摄入与排出,一旦发现血钾异常需及时干预。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排钾能力下降,且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用药等方面需更加谨慎,应定期监测血钾,注意避免使用可导致血钾升高的药物,如某些保钾利尿剂等,日常饮食中也需控制钾的摄入。
(三)有基础疾病患者
如患有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存在钾代谢紊乱的易患因素,需加强血钾监测,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严格控制钾的摄入,规律治疗基础疾病以维持钾代谢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