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刮痧需做好多方面工作。准备时选水牛角、玉石等边缘光滑刮痧板,涂抹凡士林、刮痧油等介质。部位包括跟腱附着点、体部及周围肌肉。手法有直线刮法(跟腱部位纵向45°90°角从下向上刮拭)与弧线刮法(跟腱周围肌肉沿纹理弧线刮拭)。频率初期23天一次,后35天一次,依个人情况调整。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力度轻、频率低;儿童需专业医生操作且力度极轻、频率低;孕妇禁刮;有皮肤疾病在病变部位不刮;有出血倾向者避免刮痧。
一、准备工作
1.工具选择:应选用边缘光滑的刮痧板,材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等。水牛角刮痧板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玉石刮痧板则质地温润。避免使用边缘粗糙或有破损的刮痧板,以免刮伤皮肤。
2.介质涂抹:为减少刮痧时的阻力,防止皮肤损伤,需在跟腱部位涂抹适量刮痧介质,如凡士林、刮痧油等。凡士林润滑性好,能有效减少摩擦;刮痧油除了润滑,部分还含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成分,辅助增强刮痧效果。
二、刮痧部位
1.跟腱附着点:即跟腱与跟骨相连的部位,此处是炎症好发部位,也是刮痧重点区域。由于该部位皮肤较薄,操作时需格外轻柔。
2.跟腱体部:沿着跟腱纵向,从跟腱附着点向上至小腿三头肌肌腱移行处。这一区域可促进跟腱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3.周围肌肉:包括小腿后侧的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与跟腱相关的肌肉。对这些肌肉进行刮痧,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对跟腱的牵拉,间接缓解跟腱炎症状。
三、刮痧手法
1.直线刮法:在跟腱附着点、跟腱体部等部位,沿着跟腱纵向,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90°角,以适中力度,从下向上直线刮拭,每处刮拭1015次。注意力度均匀,避免忽轻忽重。
2.弧线刮法:在跟腱周围肌肉处,如小腿后侧肌肉,采用弧线刮法。以刮痧板的一角为着力点,沿着肌肉纹理方向,做弧线形刮拭,每处刮拭1015次。动作要连贯、流畅。
四、刮痧频率
1.一般初期,可23天刮一次。随着症状缓解,可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至35天一次。具体频率应根据个人耐受程度和恢复情况进行调整。若刮痧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微发红、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次刮痧。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较薄,且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刮痧时力度要更轻柔,避免刮伤皮肤或因过度刺激引发其他不适。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刮痧频率不宜过高,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不建议自行在家对儿童进行跟腱炎刮痧治疗。如需治疗,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且操作时力度要极轻,频率要低。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当的刮痧可能影响跟腱正常发育。
3.孕妇:孕妇严禁对跟腱部位进行刮痧。跟腱部位的刺激可能通过经络传导影响子宫,引发宫缩,危及孕妇和胎儿健康。
4.有皮肤疾病者:如患有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在皮肤病变部位不宜刮痧,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导致感染扩散。应待皮肤疾病治愈后,再考虑对跟腱部位进行刮痧治疗。
5.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刮痧可能导致皮下出血不止,应避免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