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对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部、肾脏和免疫系统均有危害,如损伤血管内皮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风险增加,引起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导致眼部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引发糖尿病肾病,抑制免疫系统致易感染,且年龄增长会加重相关危害,男女在部分危害的易感性差异相对不显著
一、对血管系统的危害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等。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高血糖通过影响脂质代谢、促进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更易受到血管系统病变的影响,而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的易感性差异相对不显著,但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系统本身的退行性变会使高血糖对血管的危害进一步加重。
二、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1.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会引起周围神经的代谢紊乱,导致神经纤维变性等。患者会出现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多项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6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相对更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等因素会加剧高血糖对神经的损伤。
2.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心血管、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出现心跳不规则、便秘或腹泻、排尿困难等症状。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纤维损伤、微血管病变等有关,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性别在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概率上没有明显的本质差异,但年龄越大,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越高,因为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会使神经对高血糖的耐受性降低。
三、对眼部的危害
高血糖会影响眼部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结构。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白内障,使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还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有研究指出,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中,约有50%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相对更长,眼部组织受到高血糖损伤的时间更久,发生眼部病变的可能性更大,男性和女性在眼部病变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往往会加重。
四、对肾脏的危害
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为尿中微量白蛋白增加,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可导致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肾脏病变,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肾脏本身的生理功能减退,对高血糖的耐受性差,肾脏受损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男性和女性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概率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龄因素对肾脏病变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五、对免疫系统的危害
高血糖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使得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中,年龄较大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再加上高血糖的影响,更容易发生感染,男性和女性在感染发生的概率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年龄是影响感染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