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贫血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贫血,分缺铁性、巨幼细胞贫血等类型,Hb等可诊断,对孕妇胎儿有危害,可通过饮食调整、定期产检预防,缺铁性贫血用铁剂、巨幼细胞贫血补叶酸或B治疗,高龄及有基础病史孕妇需特殊注意监测管理。
一、妊娠合并贫血的定义与分类
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贫血状况,根据病因及红细胞形态等可分为不同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妊娠期间铁的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等导致铁缺乏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多因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所致,叶酸缺乏可能与孕妇饮食中叶酸摄入不足等相关,维生素B缺乏可能与孕妇胃肠道吸收功能等有关。
二、妊娠合并贫血的诊断指标及意义
1.血红蛋白(Hb):正常妊娠时由于血液稀释,血红蛋白值较非妊娠时降低,但一般Hb<110g/L可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Hb水平可反映贫血的严重程度,例如Hb在90-109g/L为轻度贫血,60-89g/L为中度贫血,≤59g/L为重度贫血。
2.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降低也提示可能存在贫血情况,结合Hb等指标可综合判断贫血状态。
3.血细胞比容(HCT):HCT降低同样对贫血的诊断有辅助意义,HCT<0.30常提示贫血。
三、妊娠合并贫血的危害
1.对孕妇的影响
轻度贫血可能影响孕妇的体力,导致孕妇在妊娠期间容易感到疲劳、乏力等,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中度及重度贫血可能增加孕妇发生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可能升高,同时在分娩时可能出现产后出血风险增加等情况。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孕妇,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妊娠合并贫血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等更严重的情况。
2.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可能因母体贫血而出现缺氧等情况,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可能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严重的贫血还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甚至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不同年龄的孕妇,其胎儿受影响的风险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孕妇相对可能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胎儿仍可能受到贫血带来的不良影响;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较高,合并贫血时胎儿风险进一步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孕妇,如饮食不均衡等,其妊娠合并贫血对胎儿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四、妊娠合并贫血的预防措施
1.饮食调整
孕妇应保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例如,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牛肉、猪肉等)、动物肝脏、豆类等;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绿叶蔬菜、豆类、全麦制品等;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饮食调整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如年轻孕妇可能相对更易接受多样化饮食,而高龄孕妇可能需要更精准地控制营养摄入以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生活方式不规律的孕妇需要着重强调规律饮食的重要性。
2.定期产检
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定期检测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便早期发现贫血情况并及时干预。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营养指导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既往有贫血史、多胎妊娠等,更要加强产检频率,密切监测贫血相关指标变化。
五、妊娠合并贫血的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缺铁性贫血:可使用铁剂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等,但需注意铁剂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2.巨幼细胞贫血:对于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可补充叶酸;对于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可补充维生素B。
六、特殊人群妊娠合并贫血的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妊娠合并贫血时,更要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因为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高,合并贫血会进一步增加风险。需要加强产检频率,除了常规的血常规等检查外,还可能需要增加对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监测,如通过超声等检查了解胎儿大小、宫内情况等。
2.有基础病史孕妇:对于本身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等)的孕妇,妊娠合并贫血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与贫血的相互影响。例如,慢性肾病孕妇合并贫血时,治疗贫血的同时需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贫血对基础疾病的加重作用,需要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管理,密切监测各项指标,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