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可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初步判断贫血及分析类型,铁代谢相关检查能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等,维生素B和叶酸相关检查可用于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明确贫血原因,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贫血检查各有特点需关注。
一、血常规检查
1.血红蛋白(Hb):是判断贫血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男性Hb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正常范围有差异,通过检测Hb浓度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大致严重程度,例如Hb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则提示可能有贫血。
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成年男性RBC(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辅助判断贫血情况,如红细胞计数减少常与贫血相关,结合血红蛋白等指标可进一步分析贫血的类型等。
3.红细胞比容(HCT):成年男性HCT为0.40~0.50,成年女性为0.37~0.48。该指标反映红细胞在全血中的占比,对于贫血的诊断和分类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比容可能会降低等。
4.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MCV正常范围约80~100fl,MCH约27~34pg,MCHC约320~360g/L。通过这三项指标可以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如MCV减小、MCHC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MCV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
二、铁代谢相关检查
1.血清铁:正常成年男性血清铁为11~30μmol/L,成年女性为9~27μmol/L。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情况,血清铁升高可见于铁利用障碍等疾病。
2.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指标,正常男性血清铁蛋白为30~400μg/L,女性为15~200μg/L。血清铁蛋白降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缺铁时铁蛋白储存减少,血清铁蛋白水平会下降;而炎症、肿瘤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血清铁蛋白升高,此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鉴别是否为缺铁性贫血。
3.总铁结合力(TIBC):正常范围约50~77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等,总铁结合力降低常见于转铁蛋白缺乏等情况。
三、维生素B和叶酸相关检查
1.血清维生素B测定:正常范围为133~675pmol/L。血清维生素B降低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如因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导致维生素B缺乏,进而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此时血清维生素B水平会降低。
2.血清叶酸测定:正常范围为5~16μg/L。血清叶酸降低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叶酸缺乏可影响DNA合成,导致巨幼细胞贫血,血清叶酸水平会下降,另外长期偏食、营养不良等人群也易出现叶酸缺乏。
四、骨髓穿刺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液进行检查,可观察骨髓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等情况。对于一些贫血原因不明确的患者,如怀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相关贫血等情况时,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减少,造血微环境异常等;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异常的白血病细胞等。
2.骨髓活检:有时会结合骨髓活检,进一步了解骨髓组织结构、细胞分布等情况,对于一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贫血的原因可能与生长发育快、铁等营养物质相对不足等有关。在进行贫血相关检查时,要注意儿童采血的耐受性等情况。如儿童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要关注其饮食中铁的摄入情况,对于婴幼儿要合理添加辅食,保证铁等营养物质的供给。
孕妇:孕妇由于血容量增加等原因容易发生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在检查时要重视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同时要关注叶酸、维生素B等的水平,因为孕妇缺乏叶酸等可能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等问题,所以孕妇的贫血检查对于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都非常重要,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贫血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贫血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在进行检查时要全面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易导致肾性贫血,所以在检查贫血原因时要结合肾功能等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同时老年人在采血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贫血导致的身体虚弱引发其他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