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均会引发贫血,铁缺乏致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有年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等)、生活方式(长期素食、不良饮食习惯等)、病史(胃肠道疾病、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维生素B12缺乏致巨幼细胞贫血,影响因素有年龄(老年人、婴幼儿)、生活方式(长期严格素食、长期饮酒等)、病史(胃肠道疾病如恶性贫血、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叶酸缺乏致巨幼细胞贫血,影响因素有年龄(孕妇、婴幼儿)、生活方式(长期酗酒、高温烹饪食物等)、病史(肠道疾病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短肠综合征等)
一、铁元素缺乏
1.铁与贫血的关系: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人体缺乏铁元素时,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缺铁是导致全球贫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例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约有90%以上是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铁缺乏引起的。
2.铁缺乏的影响因素
年龄方面: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大,如果饮食中铁的摄入不足,很容易发生铁缺乏性贫血。例如,6个月-2岁的婴幼儿,若以乳类为主食,而乳类中铁含量较低,且此阶段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求增加,就容易出现铁缺乏。青少年由于身体快速生长,对铁的需求也较多,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也易发生铁缺乏。孕妇在孕期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若不注意补充铁元素,也容易出现铁缺乏性贫血。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素食者由于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低,如果不注意补充其他富含铁的食物,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例如,长期只吃蔬菜、水果、谷物等植物性食物的人群,发生铁缺乏性贫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一些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如偏食、挑食等,也容易出现铁缺乏。
病史方面: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例如,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受损,会影响铁的吸收;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等,可能会导致慢性失血,从而引起铁缺乏性贫血。
二、维生素B12缺乏
1.维生素B12与贫血的关系: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成熟过程,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巨幼细胞贫血。多项医学研究证实,维生素B12缺乏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临床研究发现,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约有60%-70%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
2.维生素B12缺乏的影响因素
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的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婴幼儿如果母乳喂养的母亲维生素B12摄入不足,也可能导致婴幼儿维生素B12缺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母亲长期素食且未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2,婴儿就可能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出现贫血等问题。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严格素食者,由于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素食者缺乏摄入来源,容易导致维生素B12缺乏。一些长期饮酒的人,酒精会影响胃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增加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
病史方面:患有胃肠道疾病,如恶性贫血、胃大部切除术后等,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恶性贫血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破坏胃黏膜细胞,影响内因子的分泌,从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三、叶酸缺乏
1.叶酸与贫血的关系:叶酸是DNA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酶,缺乏叶酸会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大量的临床和科研数据表明,叶酸缺乏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约有80%-90%与叶酸缺乏有关。
2.叶酸缺乏的影响因素
年龄方面:孕妇在孕期对叶酸的需求量增加,如果缺乏叶酸,不仅会导致孕妇自身出现巨幼细胞贫血,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婴幼儿时期如果叶酸摄入不足,也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增加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生风险。例如,6个月-2岁的婴幼儿,若饮食中缺乏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等,容易发生叶酸缺乏性贫血。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的人,酒精会干扰叶酸的代谢和吸收,导致叶酸缺乏。一些喜欢高温烹饪食物的人,高温会破坏食物中的叶酸,长期如此也容易造成叶酸摄入不足。例如,将蔬菜长时间高温爆炒,会使蔬菜中的叶酸大量流失,长期食用这样的食物容易导致叶酸缺乏。
病史方面:患有肠道疾病,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短肠综合征等,会影响叶酸的吸收。这些肠道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或肠道结构改变,从而影响叶酸的正常吸收,增加叶酸缺乏性贫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