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可由摄入过多、肾脏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放增加及其他特殊情况引起。摄入过多包括高钾食物大量摄入、静脉补钾过多过快;肾脏排钾减少有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醛固酮分泌减少或作用障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细胞内钾释放增加包含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其他特殊情况有血液透析不充分、某些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一、摄入过多
(一)饮食因素
1.高钾食物大量摄入:正常饮食情况下,人体通过肾脏可有效调节钾的平衡,但当短期内大量摄入高钾食物时,如香蕉、橙子、土豆等含钾丰富的食物,若肾功能正常,可能仍可通过肾脏排泄维持平衡,但对于肾功能不全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就容易引起高钾血症。例如,肾功能轻度减退的患者,一次性大量食用香蕉,就可能超出其肾脏的排钾能力,导致血钾升高。
2.静脉补钾过多过快:在临床治疗中,若静脉补钾速度过快或补钾量过大,而患者的肾脏排钾功能不能及时适应,就会使血钾迅速升高。比如,在某些严重低钾血症的抢救中,过快地输入含钾溶液,就可能引发高钾血症。
二、肾脏排钾减少
(一)肾功能不全
1.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此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钾离子排出减少,导致血钾升高。常见于休克、严重脱水等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进而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出现少尿或无尿,钾离子在体内潴留。例如,创伤、大失血等引起休克的患者,若未及时纠正,发展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就容易发生高钾血症。
2.慢性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肾脏排钾能力进行性减退,即使患者的饮食钾摄入正常,也可能出现高钾血症。尤其是在患者合并感染、酸中毒等情况时,会进一步加重钾的潴留。比如,长期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病情逐渐进展到晚期,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此时若不注意钾的摄入控制,很容易发生高钾血症。
(二)醛固酮分泌减少或作用障碍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Addison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醛固酮具有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的作用,醛固酮减少则导致钾排出减少,血钾升高。患者常表现为乏力、低血压等症状,同时伴有血钾升高。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或作用,如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它能竞争性抑制醛固酮受体,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减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长期应用可能导致醛固酮分泌受抑制,从而引起钾潴留。例如,长期服用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若不监测血钾,就容易出现高钾血症。
三、细胞内钾释放增加
(一)酸中毒
1.代谢性酸中毒:当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内的钾离子会向细胞外转移,以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荷平衡,从而导致血钾升高。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衰竭引起的酸中毒等情况。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就会出现血钾升高的现象。
2.呼吸性酸中毒:严重的呼吸衰竭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也会促使细胞内钾离子向细胞外转移,导致血钾升高。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时,可能伴有高钾血症。
(二)组织损伤
1.挤压综合征:严重的挤压伤导致肌肉组织大量坏死,细胞内的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外液中,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钾升高。同时,挤压综合征还常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钾的潴留。例如,重物挤压导致肢体广泛肌肉损伤的患者,很可能出现高钾血症。
2.大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受损的组织细胞释放钾离子,加之烧伤后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变化等情况,容易导致血钾升高。烧伤面积越大,钾离子释放越多,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越高。
(三)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在剧烈运动、禁食、寒冷等诱因下,肌肉细胞内的钾离子大量释放到细胞外,引起血钾升高。患者通常在上述诱因下突然出现肌肉无力、僵硬等症状,同时伴有血钾升高。
四、其他特殊情况
(一)血液透析不充分
对于慢性肾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如果透析不充分,肾脏排出钾离子的替代途径不畅,就容易导致血钾升高。例如,透析频率过低或透析器功能不佳时,钾离子不能被有效清除,从而引起高钾血症。
(二)某些内分泌疾病
1.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除了代谢性酸中毒导致钾离子转移外,高血糖还可能引起渗透性利尿,同时胰岛素缺乏影响细胞对钾的摄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高钾血症。此外,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肾功能不全,也会进一步加重钾的潴留。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率降低,细胞的代谢活动减弱,钾离子的跨细胞转移减少,同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可能影响肾脏的排钾功能,从而导致血钾升高。患者常伴有乏力、畏寒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同时血钾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