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其成因多样,主要有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等方面。
1.红细胞生成减少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常见于饮食中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或铁丢失过多等情况。维生素B和叶酸也是红细胞生成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它们会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比如长期素食、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等。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场所,若骨髓受到损伤,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就会减退,红细胞生成数量减少。此外,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干扰正常的造血过程。
2.红细胞破坏过多
当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受到外在因素的破坏,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会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过早被破坏。另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红细胞,导致其大量破坏。
3.失血
急性失血,如外伤、手术大出血等,可在短时间内使大量红细胞丢失。慢性失血则较为隐蔽,像女性月经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等,长期少量失血也会引发贫血。
出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盲目补铁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