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肚子痛原因是肠道动力异常、出口梗阻型便秘、肠道肿瘤、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
1.肠道动力异常
肠道平滑肌运动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异常等可导致肠道传输减慢。例如,研究发现某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在调节肠道蠕动中起重要作用,当5-羟色胺分泌或作用异常时,会影响肠道的推进性运动,使得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结,进而引起肚子痛。
2.出口梗阻型便秘
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盆底肌功能障碍等。直肠前突是指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突出,在排便时,粪便易积聚在突出部位,导致排便困难,粪便对直肠及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引起肚子痛;直肠黏膜内脱垂时,脱垂的黏膜会阻塞肠道出口,影响粪便排出,同样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引发腹部不适疼痛。该类型在女性中相对多见,尤其是经产妇,妊娠分娩过程可能损伤盆底组织,增加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发生风险。
3.肠道肿瘤
肠道肿瘤可阻塞肠道,导致粪便通过障碍,引起便秘。同时,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刺激肠道神经,引发肚子痛。例如结直肠癌,随着肿瘤的增大,肠腔逐渐狭窄,初期可能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随后出现进行性便秘,伴有腹部隐痛、胀痛等。肠道肿瘤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绝对差异,但某些肠道肿瘤如结肠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可能略高于女性。
4.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若日常饮食中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过少,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减少,变得干结,引起便秘和肚子痛。
另外,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出现便秘肚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