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吃山药、莲子、鸡肉、牛肉、大枣等食物或遵医嘱吃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比较好。
一.食物
1.山药
在中医理论中,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其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对于气虚所致的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它药性平和,既能补气,又能养阴,适合长期气虚、体质较弱者吃。
2.莲子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对于气虚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莲子能通过补脾益气来改善。同时,它还能养心,对于气虚伴有心神不宁者也有帮助。
3.鸡肉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作用。从中医角度看,鸡肉是良好的补气食材,尤其适合气虚体质者,能补充人体正气,改善气虚导致的身体虚弱、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状况,对于脾胃气虚的人来说,吃鸡肉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4.牛肉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中医认为,牛肉能补益脾胃之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增强后,气血生成充足,从而改善气虚症状。对于气虚伴有筋骨无力者,牛肉也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5.大枣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它是补气养血的常用食材,对于气虚导致的中气不足、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有显著效果。大枣补气作用温和,且能养血,适合气虚兼血虚的人群吃,可单独吃,也可与其他补气食材搭配。
二.药物
1.人参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在中医里,人参是补气之圣药,对于元气虚脱所致的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等重症有极好的疗效。对于气虚引起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肺虚咳喘、气血不足等症状,也能起到强大的补气作用,但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不当使用。
2.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它是补气的常用药,尤其擅长补脾气和肺气。对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等,以及气虚导致的自汗、水肿等症状,黄芪能通过补气升阳、固表利水来改善,其补气作用较为温和且持久。
3.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其补气之力虽不及人参,但药性平和,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对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以及肺气不足导致的咳嗽虚喘、气短乏力等症状,党参能起到很好的补益作用,同时还能养血,适合气虚兼血虚者。
4.白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它以健脾益气为主要作用,对于脾气虚所致的运化失常、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脾气虚则水湿易停滞,白术能燥湿利水,使脾气健运,水湿得以运化,从而改善气虚伴有湿滞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气虚有不同的类型,如脾气虚、肺气虚等,具体选用食物和药物时,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辨证选用,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同时,饮食和药物调理需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改善气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