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是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的足部畸形,正常外翻角约15°-20°,超范围伴局部疼痛等症状可诊断,其发生与遗传、长期穿不合适鞋子、足部肌肉力量失衡、某些疾病等相关,分型有多见于青少年轻度且非负重可复位的柔韧性拇外翻,常见于中老年女性角度大伴骨赘等的痉挛性拇外翻,多因年龄增长及足部长期受力磨损的退化性拇外翻,后者畸形随病程进展渐重且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一、拇外翻的定义
拇外翻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的一种足部畸形。正常情况下,拇趾的纵轴与第一跖骨的纵轴形成约15°-20°的外翻角,当此角度增大超过正常范围,且伴有局部疼痛、影响行走等症状时,即可诊断为拇外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高跟鞋、尖头鞋等)、足部肌肉力量失衡、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等。
二、拇外翻的分型
(一)柔韧性拇外翻
多见于青少年或年轻人群,拇趾外翻角度相对较小,一般在非负重状态下,拇趾可通过手法复位至接近正常位置。其主要原因多与足部肌肉力量不平衡、足部发育异常等有关,早期畸形程度较轻,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渐发展为更为严重的畸形。
(二)痉挛性拇外翻
常见于中老年女性,拇趾外翻角度较大,常伴有跖骨头内侧明显的骨赘形成及拇囊炎,足部疼痛较为显著,畸形程度较重。此类患者往往因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导致拇趾长期受到异常应力,进而引发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骨结构改变等,严重影响行走功能和足部舒适度。
(三)退化性拇外翻
多与年龄增长、足部长期受力磨损等因素相关,随着年龄增加,足部结构逐渐退变,拇趾逐渐出现外翻,常伴有跖骨内翻等情况。患者一般有较长时间的足部受力异常史,畸形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可出现足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