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包括周期异常(月经频发、稀发、紊乱)、量异常(过多、过少)、经期异常(延长、缩短),伴随痛经、情绪波动等不适,青春期因轴发育不完善常见,育龄期需排查妊娠等,围绝经期与卵巢功能减退相关且要定期体检筛查妇科疾病。
一、月经周期异常
正常月经周期通常在21~35天范围内,月经周期异常包括:其一,月经频发,即月经周期短于21天,多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其二,月经稀发,指月经周期长于35天,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引发;其三,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周期时长无规律变化,受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
二、月经量异常
1.月经量过多:每次月经失血量超过80ml,可伴随经血中有大血块,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2.月经量过少:每次月经失血量少于20ml,经血颜色较淡,可能由子宫内膜损伤(如人工流产术后)、卵巢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
三、月经经期异常
正常月经经期持续2~8天,经期延长指经期超过8天,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黄体萎缩不全等有关;经期缩短则是经期短于2天,多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相关。
四、伴随不适症状
1.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合成增多有关,继发性痛经常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表现为月经期间下腹部疼痛、坠胀等;2.情绪波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变化可导致部分女性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青春期女性因内分泌系统尚不稳定更易受影响;3.其他:部分女性月经期间可能出现乏力、腰酸等不适,育龄期女性需警惕妊娠相关疾病导致的异常阴道出血易被误认作月经不调。
不同人群特点:青春期女性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月经不调较常见,需关注生长发育状况;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需排查妊娠、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围绝经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波动明显,月经不调多与卵巢功能减退相关,需注意定期体检筛查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