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可由内分泌因素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像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疾病因素包含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肝病);生活方式因素有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肥胖、长期作息不规律;药物因素是长期服用复方短效避孕药、抗精神病药物等;其他因素为环境突然改变、过度运动所致。
一、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失调是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生成素(FSH)比例失调,可出现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等表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会加速机体代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导致代谢减缓,均会干扰激素分泌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与经量。
二、疾病因素
(一)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与内膜血供,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干扰正常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引发痛经、月经淋漓不尽等月经不调表现;子宫内膜息肉会改变宫腔内环境,造成月经间期出血或经量异常。
(二)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可能影响激素代谢;肝病患者因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受损,均可能导致月经紊乱。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通过影响HPO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致使月经失调;过度节食导致体重过低,机体脂肪含量不足无法维持正常激素合成,易出现闭经;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等激素异常,也会干扰月经周期;长期作息不规律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节律,进而引发月经不调。
四、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干扰激素水平,如长期使用复方短效避孕药可能因外源性激素影响自身激素分泌导致月经紊乱;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引发月经不调。
五、其他因素
环境突然改变(如跨越时区、居住环境变化等)会干扰人体生物钟,影响内分泌调节从而导致月经不调;过度运动使机体能量消耗过大,激素合成受影响,也可能出现月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