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等,急救处理为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需将舌头拉出口外,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治疗方法为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预防方法为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等症状的疾病。以下是关于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维生素D缺乏:由于日照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
钙摄入不足:饮食中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不足,不能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使血钙降低。
2.症状:
惊厥:突然发生的四肢抽搐,多为全身性,双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足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喉痉挛:喉部肌肉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手足抽搐: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贴近掌心;足踝关节伸直,足趾强直。
其他: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阳性。
3.诊断:
血清钙测定:血清总钙<1.75mmol/L(7mg/dl)或离子钙<1.0mmol/L(4mg/dl)。
碱性磷酸酶测定:升高。
维生素D测定:维生素D水平降低。
脑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有癫痫样波发放。
4.治疗:
急救处理: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需将舌头拉出口外,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
钙剂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钙剂。
维生素D治疗: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5.预防:
补充维生素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日;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均补充至2岁。
多晒太阳: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钙的摄入。
6.特殊人群:
孕妇:孕期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剂,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应及时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晒太阳。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维生素D合成减少,钙吸收下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总之,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重在预防。家长应注意合理喂养,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晒太阳,如有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