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需要通过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核心肌群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休息与制动
对于急性腰疼患者,适当休息是缓解疼痛的基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必要时可佩戴腰围制动,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腰部肌肉萎缩。特殊人群如孕妇,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休息,避免腰部受压。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按摩、推拿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可缓解肌肉紧张,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恰当的按摩可能加重病情。牵引治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可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
3.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腰疼,可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4.核心肌群训练
包括仰卧位的屈膝收腹、平板支撑等,可增强腹部和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可选择适合自己强度的训练方式,如老年人可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采用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行椎管减压术等。手术风险和恢复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有腰部疾病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腰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