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疼痛属中到重度产妇有腹部切口锐痛及子宫收缩痛依VAS评分多为4-7分受个体痛阈、麻醉效果、手术操作等因素影响手术时切开等操作有锐痛及牵涉痛术后24-48小时翻身等活动时疼痛加剧个体差异中年轻经产妇痛阈耐受有别麻醉效果不佳或异常会加剧疼痛手术时间长切口大副损伤等加重疼痛高龄产妇恢复弱敏感需关注镇痛有慢性疼痛病史产妇要综合既往情况选无不良影响镇痛措施。
一、剖宫产疼痛的主观感受与程度界定
剖宫产的疼痛属中到重度范畴,产妇主观体验上可感受到腹部切口的锐痛及子宫收缩痛。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多数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可达4-7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极度疼痛),具体疼痛程度因个体痛阈、麻醉效果及手术操作精细度等因素存在差异。
二、疼痛的阶段性特征
1.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手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膜时,产妇会感知到明显的锐痛,同时在脏器牵拉等操作时也会伴有牵涉痛,此阶段疼痛与手术操作刺激直接相关。
2.术后疼痛:术后24-48小时内疼痛较为显著,尤其是在产妇翻身、咳嗽、下床活动时,子宫收缩痛与切口痛叠加,会使疼痛程度加剧,部分产妇术后活动时疼痛评分可接近8-9分。
三、影响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
1.个体差异:不同产妇的痛阈不同,年轻产妇痛阈相对较低可能感觉疼痛更明显;而经产妇因有分娩经历,对疼痛的耐受度可能与初产妇有所差异。
2.麻醉因素:剖宫产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等,若麻醉效果不佳或出现麻醉平面异常,会导致术后疼痛加剧;反之,麻醉效果良好时,术后疼痛程度会相对减轻。
3.手术因素: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切口过大或存在副损伤等情况,均可能加重术后疼痛程度。
四、特殊人群的疼痛特点及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更高,术后需更密切关注镇痛情况,可在医生评估下合理选择镇痛方案,以保障产妇舒适度。
2.有慢性疼痛病史产妇:此类产妇可能因基础疼痛状态影响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感知,镇痛时需综合考虑其既往疼痛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原有疼痛的镇痛方式,优先选择对原有病情无不良影响的镇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