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分娩中羊水成分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危急重症,发病机制是羊水有形成分激发免疫炎症反应致肺动脉高压、激活凝血系统等,临床表现有前驱的寒战呛咳等及后续的呼吸困难等,诊断主要依据典型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包括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抗休克、防治DIC和肾衰竭等,孕产妇需密切监测及时干预,医护人员需熟悉流程配备抢救设备保障母婴安全。
羊水栓塞是在分娩过程中,羊水成分(如胎脂、角化上皮细胞、胎粪、黏液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分娩期危急重症。
发病机制
羊水内的有形成分作为外来抗原,进入母体循环后,激发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一方面,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急性右心衰竭;另一方面,激活凝血系统,引发DIC,同时还会影响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功能。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产妇多先出现寒战、呛咳、气急、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羊水有形成分进入循环后刺激机体早期反应的体现。
2.严重阶段表现:随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病情进展快的可出现抽搐、昏迷,血压急剧下降,短时间内可陷入休克状态,还可能并发DIC出现全身广泛出血、肾衰竭等,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凝血功能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DIC相关指标异常,同时可通过特殊检查(如肺动脉造影等,但多在急救同时进行相关排查)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1.抗过敏: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过敏反应。
2.纠正呼吸循环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
3.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
4.防治DIC:早期可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后期补充凝血因子等。
5.防治肾衰竭:维持肾脏灌注等对症支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产妇: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医护人员要高度警惕羊水栓塞的可能,一旦出现相关前驱表现要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羊水栓塞起病急骤,延误救治可危及产妇生命。
医护人员:需熟悉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流程,具备快速识别和抢救的能力,在产房等分娩相关场所要配备齐全抢救设备和药品,以便能第一时间对疑似羊水栓塞的产妇进行抢救,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