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可由生理性因素中过度劳累致心脏负担加重、精神紧张使神经-内分泌失调、大量吸烟饮酒刺激心血管及饮用浓茶或咖啡兴奋交感神经引发,也可由病理性因素中心脏本身的冠心病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病致心肌结构功能异常、心肌炎致心肌炎症受损,及其他系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致心脏高动力状态、电解质紊乱致心肌电稳定改变等导致。
一、生理性因素
1.过度劳累: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心脏负担显著加重,心肌细胞耗氧量增加,可能引发频发室性早搏。例如长时间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在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心脏电活动易出现紊乱。
2.精神紧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可影响心脏的正常电传导,从而导致频发室性早搏,像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长期精神紧绷时易出现此类情况。
3.大量吸烟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刺激,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酒精会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和电生理特性,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风险相对较高。
4.饮用浓茶或咖啡:浓茶和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会加速心率,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进而可能引发频发室性早搏。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脏本身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状况,心肌细胞的电活动稳定性被破坏,容易引发室性早搏。例如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严重狭窄的患者,心肌供血明显减少时,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会增高。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肥厚或扩张等改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传导,从而导致频发室性早搏。比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室重构过程中易出现心律失常。
心肌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心肌后,心肌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心肌细胞受损,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可引发频发室性早搏。如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心肌细胞炎症水肿会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2.其他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加快,心脏处于高动力状态,心率增快,心脏负担加重,且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容易导致频发室性早搏。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其中频发室性早搏较为常见。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降低,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异常,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易引发室性早搏;低镁血症时,镁离子对维持心肌细胞的电稳定起重要作用,镁缺乏会导致心肌细胞电活动紊乱,增加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