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相关因素有宫颈或子宫损伤处血窦开放(胎膜破裂、人工破膜、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致血窦开放)及子宫收缩过强或急产(宫腔压力升高促羊水入血窦),羊水中有形成分可致机械性肺血管阻塞(引发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等)和激活凝血系统致DIC(出现广泛出血),个体过敏可致变态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加重循环衰竭等),高危产妇包括高龄(组织弹性修复力降致血窦开放风险增)、多产妇(子宫肌层损伤结构改变致血窦开放几率增)、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血窦开放及手术影响致羊水入血机会增)。
一、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相关因素
(一)宫颈或子宫损伤处血窦开放
当产妇存在胎膜破裂、人工破膜操作时,羊水可通过宫颈黏膜静脉、子宫静脉等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此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异常情况,使得子宫血窦暴露,也为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创造了条件,例如前置胎盘时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临近宫颈内口,胎膜破裂后羊水易经此处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
(二)子宫收缩过强或急产
子宫收缩过强会使子宫腔内压力急剧升高,超过静脉压时,羊水更易被挤入已开放的子宫血窦中。急产过程中子宫收缩强烈且频率高,同样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可能性,因为子宫收缩过强导致宫腔内压力瞬间升高,促使羊水成分快速进入血窦。
二、羊水中有形成分引发的病理生理反应
(一)机械性肺血管阻塞
羊水中的胎脂、胎粪、角化上皮细胞等有形成分作为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血管机械性阻塞。这会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右心功能,引发急性右心衰竭,同时造成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低氧血症等一系列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表现。
(二)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羊水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激活凝血系统,促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大量凝血酶的产生会使血管内广泛形成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继发纤溶亢进,最终导致DIC。患者可出现全身广泛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瘀斑、伤口及注射部位渗血等表现。
三、个体过敏或炎症反应因素
(一)变态反应
羊水中的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触发母体的变态反应。母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导致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痉挛、外周血管扩张等,进一步加重循环衰竭等病理改变,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临床表现。
四、高危产妇相关因素
(一)高龄产妇
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身体各方面机能有所下降,宫颈、子宫等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现宫颈或子宫损伤处血窦开放的情况,从而增加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风险。
(二)多产妇
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或结构改变,多次妊娠分娩过程中子宫经历多次收缩等变化,使得子宫血窦开放的几率相对增加,进而提高了羊水栓塞的发生可能性。
(三)剖宫产产妇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处存在开放的血窦,且手术操作可能对子宫肌层等组织有一定影响,增加了羊水经子宫血窦进入母体循环的机会,所以剖宫产产妇也是羊水栓塞的高危人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