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能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持续疲劳感,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发与发生部位相关的疼痛,皮肤可出现瘙痒、黄疸、肿块等变化,不同部位癌症会导致相应部位异常出血,皮肤或黏膜溃疡长时间不愈需警惕,进食有吞咽困难或持续消化不良或吞咽不适,女性乳房出现肿块等变化要警惕乳腺癌,身体淋巴结有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能是淋巴瘤表现,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细致观察自身变化,女性应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及乳腺筛查,长期吸烟人群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等要警惕肺癌,有家族癌症病史人群需更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并定期进行相关癌症筛查。
一、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短期内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如在1-3个月内体重下降5%以上。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同时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及营养吸收功能,常见于肺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例如,一项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约40%的患者以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为首发症状。
二、持续疲劳感
出现难以通过休息缓解的极度疲劳,即使经过充足睡眠仍感觉体力不支。癌症会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导致能量产生障碍、营养物质利用异常等,从而引发持续疲劳,白血病患者常表现出严重且持久的疲劳感,相关研究表明约70%的白血病患者早期存在持续疲劳症状。
三、疼痛
癌症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引发疼痛,疼痛部位与癌症发生部位相关。如骨癌患者会出现骨痛,肝癌患者可能有肝区疼痛,肺癌侵犯胸膜时可引起胸痛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等,且可能呈进行性加重,这是由于肿瘤生长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所致。
四、皮肤变化
1.皮肤瘙痒:部分癌症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如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约13%-53%会有皮肤瘙痒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皮肤神经有关。
2.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常见于肝胆系统癌症,如胆管癌、肝癌等,是因为肿瘤阻塞胆管,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出现黄疸。
3.皮肤肿块:皮肤表面出现异常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生长速度较快,需警惕皮肤癌等,如基底细胞癌常表现为皮肤的小肿块、溃疡等。
五、异常出血
不同部位的癌症可导致相应部位异常出血。例如,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癌的信号,这是肿瘤侵犯肺部血管所致;便血可能是大肠癌的表现,与肿瘤侵犯肠道血管有关;尿血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癌症,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侵犯泌尿系统血管引起出血。
六、溃疡不愈
皮肤或黏膜上的溃疡长时间不愈合,超过2周仍无好转迹象,要警惕皮肤癌等。例如,皮肤癌早期可能表现为经久不愈的溃疡,同时伴有边缘隆起、基底高低不平的特点。
七、吞咽困难
进食时出现吞咽不畅、困难,可能是食管癌的预警信号,因为肿瘤生长阻塞食管,导致食管管腔狭窄,影响食物通过。此外,胃癌等也可能因肿瘤侵犯食管下端或胃内病变影响吞咽功能而出现类似表现。
八、消化不良或吞咽不适持续存在
除吞咽困难外,还可能出现持续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饱胀、上腹部不适等,这在胃癌患者中较为常见,肿瘤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此类不适;同时,食管癌患者也可能有吞咽不适的持续存在。
九、乳房变化
女性乳房出现肿块、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乳房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等,要高度警惕乳腺癌。乳腺癌的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相关研究显示约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
十、淋巴结肿大
身体浅表或深部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是淋巴瘤等癌症的表现。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肿瘤细胞增殖导致淋巴结异常肿大,且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可相互融合。
对于特殊人群,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锐,需更细致观察自身身体变化;女性应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及乳腺筛查;长期吸烟人群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格外警惕肺癌;有家族癌症病史的人群需更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相关癌症的筛查,如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癌症迹象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