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包括前驱期、终末事件期、生物学死亡期心脏骤停期、四个时期,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1.前驱期
在心脏骤停前数天至数月,部分患者可出现前驱症状,如胸痛、气促、疲乏、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出现前驱症状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警惕。
2.终末事件期
此期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的表现有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严重胸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疾病的表现,急性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力衰竭或严重的肺部疾病。
3.心脏骤停期
心脏骤停发生后,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呼吸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无论年龄、性别,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情况都十分危急。
4.生物学死亡期
心脏骤停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一般在4-6分钟后就会进入生物学死亡期,此时大脑等重要器官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在这个阶段,患者复苏成功的可能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