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和房扑的区别为定义、心电图表现、症状等。
1.定义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活动失去正常的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导致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
房扑是一种快速规则的心房电活动,心房以250-350次/分钟的频率有规律地跳动,介于房颤和正常窦性心律之间的一种心律失常。
2.心电图表现
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频率约350-600次/分钟;心室率极不规则,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增宽变形。
房扑心电图上可见典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频率一般在250-350次/分钟,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1或4:1,所以心室率一般是规则的,若传导比例不固定则心室率可不规则。
3.症状
房颤症状轻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心室率过快时,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发生体循环栓塞,尤其是脑栓塞,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
房扑患者的症状与心室率相关,心室率不快时可无症状。心室率快时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低血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但房扑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相对房颤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