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治疗包括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有禁食胃肠减压减腹胀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情允许且无绞窄时驱虫;手术针对绞窄表现或非手术无缓解加重者;儿童需精准补液、谨慎选驱虫药并密切监测体征,老年要综合评估心肺等状况、谨慎纠正失衡、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及加强术后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1.禁食与胃肠减压:患者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装置抽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缓解梗阻症状。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因肠梗阻可导致大量体液丢失,需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情况,及时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钾等,维持内环境稳定,保障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3.驱虫治疗:在病情允许且无绞窄性肠梗阻征象时,可选用合适的驱虫药物,但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可能刺激蛔虫剧烈活动的药物,以防加重梗阻。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如腹痛呈持续性加剧、伴腹膜刺激征、腹穿抽出血性液体等;或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时,需及时行手术治疗,如蛔虫团松解术等,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补液的精准性,避免因补液不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加重。驱虫药物选择应充分考量儿童的肝肾功能及耐受能力,优先采用温和的非药物干预方式,密切监测儿童腹部体征及全身状况,如腹胀、腹痛变化等。
老年患者: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时要更为谨慎,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力,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愈合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