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属甲类传染病,该菌为革兰阴性对外界抵抗力弱,传播途径包括鼠蚤叮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临床分型有腺鼠疫(常见淋巴结炎)、肺鼠疫(起病急高热咳血痰等)、败血型鼠疫(病情凶险多短时间死亡),传染源主要是感染鼠疫的啮齿类动物,人群普遍易感,疫源地或有接触史者感染风险更高。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属甲类传染病。一、病原学特征鼠疫耶尔森菌为革兰阴性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敏感。二、传播途径1.鼠蚤叮咬传播:带菌鼠蚤叮咬人是主要传播途径,鼠蚤吸食病鼠血液后,鼠疫耶尔森菌在蚤体繁殖,再叮咬人时将菌注入人体。2.直接接触传播:接触感染鼠疫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病菌可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3.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咳嗽排出的含菌飞沫,可经呼吸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三、临床分型及表现1.腺鼠疫: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好发部位为腹股沟、腋下或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迅速肿大、疼痛、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痛。2.肺鼠疫:起病急骤,有高热、寒战、咳嗽、咳痰,痰最初为少量黏液,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患者呼吸急促、胸痛,可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绀等,如不及时救治,多在2-3日内死于休克、呼吸循环衰竭。3.败血型鼠疫:病情凶险,可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疫,也可原发性发生。表现为高热、寒战、谵妄或昏迷,皮肤黏膜出血、瘀斑、紫癜,休克,多在数小时至2-3日内死亡。四、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传染源主要是感染鼠疫的啮齿类动物,如旱獭等,人类因接触传染源而被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一般无性别差异,不同年龄均可发病,生活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人群或有接触传染源史的人感染风险更高,若有接触传染源史且出现相关症状需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