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的典型及不典型表现包括突发剧烈腹痛(疼痛起始部位与穿孔部位相关,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老年人可能不典型)、恶心呕吐(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儿童可能更明显)、休克表现(未及时处理可出现,老年人风险高、变化快)、发热(机体对腹腔感染的免疫反应,免疫低下人群可能不典型)
一、腹痛
肠穿孔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是突发剧烈腹痛。这是因为肠道内容物漏出刺激腹膜,引起强烈的疼痛感觉。疼痛起始部位多与穿孔部位相关,比如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常起始于上腹部,而阑尾炎穿孔导致的肠穿孔起始于右下腹部,之后疼痛可迅速波及全腹。不同年龄人群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的患者,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但仍需高度警惕。
二、腹膜刺激征
包括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明显,用手按压腹部某一部位时患者会感觉疼痛加剧;反跳痛是指按压腹部后突然抬手,患者腹痛明显加重;腹肌紧张表现为腹部肌肉变得僵硬,像木板一样。这是由于肠道内容物刺激腹膜,引起腹膜的炎症反应所致。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迟钝,腹膜刺激征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仍存在相关病理改变。
三、恶心、呕吐
肠穿孔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起初可能是反射性呕吐,吐出胃内容物等。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会变得频繁且呕吐物性状可能发生变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恶心、呕吐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需要密切观察其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四、休克表现
如果肠穿孔未得到及时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休克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因为肠道内容物大量进入腹腔,引起严重的感染性腹膜炎,导致感染性休克。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减退,发生休克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
五、发热
一般在肠穿孔后数小时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逐渐升高。这是机体对腹腔内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或者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感染可能仍在进展,要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