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是肠道管壁破裂致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引发并发症,病因包括外伤、肠道疾病(溃疡、肿瘤、感染),临床表现有突发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全身表现,诊断靠腹部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腹部CT明确情况,治疗需紧急手术修复清理,特殊人群中儿童要早识别、老人手术前评估基础病、妊娠期女性多学科协作权衡母子情况。
一、定义
肠穿孔是指肠道管壁出现破裂,致使肠腔内物质漏出进入腹腔的病理状态,可引发严重的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
二、病因
1.外伤因素:腹部受到撞击、穿刺等外力作用,可直接导致肠道管壁破损穿孔,例如车祸导致的腹部外伤可能引发肠穿孔。
2.肠道疾病:
溃疡病变:消化性溃疡长期侵蚀肠道管壁,可能导致穿孔;克罗恩病等炎性肠病可破坏肠道组织,增加肠穿孔风险。
肠道肿瘤:肠道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组织侵蚀肠壁,可造成肠穿孔;良性肿瘤如较大的肠道平滑肌瘤也可能因压迫等导致肠壁破裂穿孔。
感染因素:某些特定感染可引发肠穿孔,如伤寒杆菌感染可导致肠道出现溃疡,进而穿孔。
三、临床表现
1.腹痛:多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与穿孔部位相关,若为弥漫性肠穿孔,可表现为全腹剧烈疼痛。
2.腹膜刺激征: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这是因为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刺激腹膜所致。
3.全身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体温异常(可升高或因休克等原因不升反降)等,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这是肠穿孔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提示腹腔内有气体存在。
腹部CT:能清晰明确穿孔部位、腹腔内积液情况等,有助于精准判断肠穿孔的具体状况。
五、治疗原则
需紧急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修复穿孔的肠道部位,并对腹腔内被污染的内容物进行清理,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肠穿孔可能因肠道发育尚不完善或感染等原因引发,需高度重视早期识别,一旦怀疑肠穿孔应迅速就医,因儿童对感染等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肠穿孔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整体状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手术风险。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肠穿孔时,需综合权衡胎儿和母体的情况,及时进行手术等处理,既要保障母体生命安全,又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需多学科协作制定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