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会引发多种表现,腹痛性质剧烈、程度严重且部位与穿孔部位相关;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包括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还有全身表现,如发热、严重时出现休克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在各表现上有不同特点,需注意结合相关情况鉴别判断。
一、腹痛
1.性质与程度:肠穿孔导致的腹痛通常较为剧烈,多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剧痛,且疼痛程度较严重,难以忍受。这是因为肠内容物漏出刺激腹膜,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成年人则能明确表达疼痛的剧烈程度。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存在腹部慢性疾病,肠穿孔引发的腹痛可能会被掩盖或与原发病症状混淆,需仔细鉴别。
2.疼痛部位:腹痛的部位与穿孔的部位相关。如果是左侧结肠穿孔,疼痛可能主要集中在左下腹;右侧结肠穿孔则疼痛多在右下腹;若为小肠穿孔,腹痛可起始于穿孔部位,然后迅速波及全腹,但最初多集中在穿孔所在的腹部相应区域。
二、腹膜刺激征
1.压痛: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按压穿孔部位时压痛尤为显著。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按压腹部特定区域都会出现明显的痛苦反应。对于有肥胖等情况的人群,压痛可能不太容易准确评估,但仍可通过专业的体格检查方法来判断。
2.反跳痛:当医生按压腹部某部位后迅速抬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即反跳痛。这是腹膜受到刺激的典型表现,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可出现,但儿童可能因配合度问题,反跳痛的判断相对困难,需要医生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腹肌紧张:腹部肌肉会出现紧张,严重时可呈板状腹。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腹肌紧张的表现可能不如成年人典型,但也能发现腹部肌肉较硬的情况。有腹腔内原有炎症等病史的患者,腹肌紧张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患者可能出现恶心,随后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在腹痛后很快出现呕吐,且呕吐频繁;成年人则可能先有腹痛,后出现呕吐。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炎等,肠穿孔引发的恶心、呕吐可能与原发病症状叠加,需要仔细区分。
2.腹胀: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胀。这是因为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引起肠道蠕动功能紊乱等。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腹胀可能会更为明显;儿童腹胀时可能会表现为腹部膨隆等。
四、全身表现
1.发热:一般在穿孔发生一段时间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这是机体对腹腔内炎症的一种应激反应。但不同年龄人群发热的表现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迅速且波动较大;老年人可能发热相对不明显,但仍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病史的患者,发热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休克表现: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无论哪个年龄段,出现休克表现都意味着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就存在发生休克的潜在风险,肠穿孔导致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