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致面色萎黄(无法上荣头面肌肤)、头晕眼花(髓海及目窍失养)、心悸失眠(心失所养及神失滋养)、手足麻木(四肢末端失濡养)、神疲乏力(气推动无力血营养匮乏)、女性月经量少色淡(血海不充盈)、毛发干枯(失去滋养)、爪甲色淡(肝血亏虚)、怕冷畏寒(气温煦功能减弱),还可通过舌质淡白、脉象细弱辅助判断。
一、面色萎黄
气血不足时,气的推动和血的濡养功能失常,无法上荣头面肌肤,导致面色失去红润光泽,呈现萎黄之色,这是气血不能充分滋养头面部的典型表现,从中医理论角度,气血是面部色泽的物质基础,气血亏虚则面色失养而萎黄。
二、头晕眼花
脑为髓海,依赖气血的濡养,气血不足则髓海失充,引发头晕之感,同时目窍失于气血滋养,会出现视物昏花的症状,现代医学虽从不同机制解释,但中医认为根本在于气血对脑及目窍的供养不足。
三、心悸失眠
心主血脉,又主神志,气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出现心悸不安之症;同时神失气血的滋养,导致心神不宁,进而引发失眠,临床研究表明气血状态与心脏功能及睡眠质量密切相关,气血亏虚易影响心的正常功能及睡眠的维持。
四、手足麻木
气血是滋养四肢百骸的重要物质,当气血不足时,四肢末端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濡养,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尤其在久坐或久站后,这种气血供应不足导致的麻木感更为明显,体现了气血对肢体正常感觉功能的支撑作用。
五、神疲乏力
气有推动人体正常活动的作用,血能载气并为机体提供营养,气血不足则气的推动无力,血的营养匮乏,使人常感全身疲倦,缺乏力气,日常活动易感到力不从心,反映了气血亏虚对人体能量和活力的影响。
六、月经量少色淡(女性)
女性月经的正常来潮依赖气血的充足与调和,气血不足时,血海不能按时充盈,导致月经量减少,且因血中气血含量不足,颜色呈现淡色,这是气血对女性生殖系统气血供应影响的直接体现。
七、毛发干枯
毛发的生长依赖气血的滋养,气血充足时毛发润泽乌黑,而气血不足则毛发失去滋养,出现干枯、易脱落等情况,从中医理论角度,发为血之余,气血亏虚必然影响毛发的状态。
八、爪甲色淡
爪甲与肝血密切相关,肝血充足则爪甲红润光泽,气血不足时肝血也相应亏虚,导致爪甲颜色变淡、质地变脆,这是气血通过肝血对爪甲滋养作用的外在表现。
九、怕冷畏寒
气有温煦机体的作用,气血不足则气的温煦功能减弱,人体易出现怕冷畏寒的表现,即使在正常环境中也比常人更易感到寒冷,体现了气血对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性。
十、舌质淡白,脉象细弱
从舌脉表现来看,舌质淡白是气血不足不能上荣舌体的体现,而脉象细弱则反映了气血亏虚时脉道失充的状态,通过舌脉的观察可辅助判断气血不足的证候,是中医诊断气血不足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