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并发症

来源:民福康

脑梗死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约30%50%患者发生,与长期卧床、吞咽困难有关,需采取鼻饲等减少误吸风险、定时翻身拍背促排痰)、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0%40%,易致肺栓塞,应尽早肢体活动或康复训练、用弹力袜预防)、压疮(长期卧床致局部受压,好发骨突处,需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应激性溃疡(约10%20%患者出现,有高危因素者预防性用胃黏膜保护剂,密切观察大便等情况)、肩关节半脱位(患侧上肢弛缓易出现,需正确肢体摆放、用吊带托起上肢预防)、认知障碍相关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需专人陪护、加强环境安全管理、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水电解质紊乱(因摄入减少等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调整补液方案)、营养不良(因吞咽困难等致,需制定合理营养支持方案保证营养摄入)。

一、肺部感染

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吞咽困难等原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长期卧床会使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堆积在肺部易引发感染;吞咽困难则可能导致食物或唾液误吸入气管。研究表明,约30%50%的脑梗死患者会发生肺部感染,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脑梗死患者,早期可考虑鼻饲等营养支持方式以减少误吸风险;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血液回流减慢,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其发生率相对较高。据统计,脑梗死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20%40%。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发肺栓塞,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脑梗死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或康复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使用弹力袜等辅助设备预防深静脉血栓。

三、压疮

长期卧床的脑梗死患者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髋部等骨突处。如果不及时处理,压疮可能会引发感染,加重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期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皮肤的修复。

四、应激性溃疡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应激状态,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研究发现,约10%20%的脑梗死患者会发生应激性溃疡。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可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密切观察患者的大便颜色和性状,以及有无呕血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五、肩关节半脱位

脑梗死患者患侧上肢通常处于弛缓状态,容易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这会影响患者后期的康复训练和肢体功能恢复。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肢体摆放,避免患侧上肢长时间下垂等不良姿势,可使用吊带等辅助设备适当托起上肢,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

六、认知障碍相关并发症

部分脑梗死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等。认知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事件,如走失、误服药物等。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需要有专人陪护,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清除危险因素,如将药物放置在患者不易拿到的地方等,同时积极进行认知康复训练,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

七、水电解质紊乱

脑梗死患者由于摄入减少、应用利尿剂等原因,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加重病情。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保证水电解质平衡。例如,对于低钠血症患者,要合理补充钠盐,但要注意补液速度和量,避免过快纠正导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等严重并发症。

八、营养不良

脑梗死患者由于吞咽困难、食欲减退等原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可采用鼻饲或肠内营养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脑梗死
脑梗死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表示局限性脑组织发生了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怎么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第一、脑出血起病比较急,发展比较快,多半都是在活动状态下或者情绪不稳的时候起病,并且在数小时之内疾病可以达到高峰;脑梗死一般就是在安静状态下,休息的时候起病比较多见。第二、脑出血的病史一般都是动脉硬化或高血压,脑梗死的患者血压是正常的,但是在起病之前多半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形式比较缓慢,假如病人头晕、头部不舒服,1-2天以后才逐渐向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危重的病候。对于此类病人来说,需要进行溶栓、西药、抗凝、合理降压的治疗。在经过急性期的治疗后,还需要及时的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可以口服神经节苷酯,乙酰谷氨酰胺来营养神经,如果梗塞病灶比较多,还可以服用蛋白水解物等药物来对梗死病灶进行控制和清除。如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造成的脑梗死不能完全治愈。你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造成的脑梗塞,如果没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以慢慢恢复。如果治疗后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能难以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压,然后进行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言语或肢体运动障碍。
脑梗死高血压如何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动脉硬化基础,因此存在脑梗死的病人必须控制好高血压。存在高血压的病人,可以口服钙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这类药,副作用较少,少数人表现出下肢水肿,牙龈肿痛等。如果存在冠心病,或者是尿蛋白升高可以选用ACEI类药,如福辛普利等,但这类药副作用为表现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者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病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可以表现出一侧或双侧肢体运动或者是感觉障碍,部分病人也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建议发病后积极控制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可以恢复到何种程度?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正常愈后不佳,大多数都留有后遗症,此外也有很多病人有可能会表现出生命危险,至于恢复程度,是需要因具体的脑梗部位来决定,有一些前循环大面积脑梗和病人,经过治疗后也是有完全恢复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大多数大面积脑梗的病人多少会有一些后遗症。
脑梗死康复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有可能治好的,脑梗塞病人要科学准确用药,以避免该病的复发。脑梗塞属于高复发疾病,病人一定要根据医嘱科学准确的用药,以避免脑血管内部表现出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还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大面积脑梗死能治疗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死能治疗。因为梗死的面积比较大,病情发展的往往比较迅速,大部分病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在急性期及时进行治疗,可以进入恢复期。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由于病情比较严重,一旦发现,建议立刻到医院就诊,立即进行脑部ct、脑部核磁、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溶栓治疗。
脑梗死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有什么?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梗死出现坠积性肺炎后,如果患者仍有自主活动能力,应尽快恢复自主活动能力,减少卧床时间,并鼓励其经常翻身,避免分泌物沉积。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家长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将体内蓄积的痰液排出来。日常生活中,家属也要注意患者的饮食,保证患者的饮水量,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比如鸡蛋、牛
脑梗死CT影像表现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梗死时期和分型不同,会使CT影像检查时产生不同的影像表现。1.脑梗死时期脑梗死超早期CT检查可能无法显影,CT影像显示无异常;脑梗急性期CT影像发现比较典型的低密度影,脑梗死病灶的周围可能会存在暗色水肿带,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晰,脑沟变浅等现象;脑梗死后遗症期会形成中风囊,在CT影像上密度显示和脑脊液密度相似。2.脑梗死分
脑梗死和脑出血有什么区别?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和脑出血还是有区别的。从症状上说,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很多病人是早上起来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半身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楚,发作前可能有先兆症状,也就是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十几分钟自行缓解,在发病的1-2天内可逐渐加重。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无先
脑梗死和脑血栓有什么区别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指梗死灶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而脑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就是说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产生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脑梗死可以由脑血栓形成来产生,也可以由栓塞来形成,也可以有低灌注性脑梗死,也可以是血管继发的痉挛造成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外延比较宽泛,而脑血栓就是单纯的在血管里面形成了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孟凤珠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内的直径小于2mm的血管出现阻塞而引起的影像学改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只是颅内血管分支出现了阻塞,一般会出现偏瘫、失语、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一般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很少见。对于腔隙性脑梗死,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预后相对较好。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一般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是一定要明确引起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都是引起改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平时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糖。同时,平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比如吸烟、饮酒等。所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治疗关键是要预防再次发生,平时可以服用拜阿司匹林等一些药物治疗,并养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是颅内小穿支动脉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失去供血,脑细胞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属于临床综合征。因为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被吞噬细胞转移走形成小空腔,所以称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脑梗死多久能恢复正常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脑梗塞之后,有些人由于梗塞位置比较好,梗塞在功能很少区域,那么往往会很快恢复,可能半年之内就会恢复。但是如果梗塞位置非常不好,正好在关键脑区,比如内囊,在内囊膝部或内囊下肢,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完全恢复。另外,由于脑梗塞疾病本身就是高致残性疾病,所以不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