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有常见症状和不同类型特殊症状及时间特点,常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吞咽障碍,全身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大面积脑梗死会迅速出现严重局灶症状及意识障碍,腔隙性脑梗死症状相对较轻;其症状通常突然出现,数秒至数分钟达高峰,有TIA病史者需警惕。
一、脑梗死的常见症状
1.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例如,患者原本能轻松拿起杯子,突然发现拿不住,走路时一侧肢体拖地。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大脑对运动神经的调控,导致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受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基础情况,更容易发生这种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血管病变基础上发生脑梗死导致运动障碍的风险更高。
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比如患者感觉一侧脸部像有蚂蚁爬,或者肢体有说不清的异样感觉。这是由于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对感觉信号的正常传导和处理。在女性患者中,若存在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血管状态时,也可能增加感觉障碍发生的风险。
言语障碍:包括说话不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患者可能表现为说话含糊,别人难以听懂其表达的意思,或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是因为脑梗死累及了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血管受损风险增加,进而更易出现言语障碍相关的脑梗死情况。
吞咽障碍: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患者在进食或饮水时容易出现呛咳,严重时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这是由于脑梗死影响了吞咽相关的神经肌肉协调功能。老年人本身吞咽功能相对较弱,发生脑梗死时更容易出现吞咽障碍,需要特别关注其饮食情况,防止误吸。
2.全身症状
头痛:部分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变化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所致。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轻微的胀痛,有的则较为剧烈。对于有偏头痛病史或有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脑梗死时头痛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头晕:患者常感觉头晕目眩,可伴有平衡失调。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脑部的平衡调节中枢或血液循环,导致患者出现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的障碍。在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缺乏运动、肥胖的人群中,发生脑梗死并出现头晕症状的风险相对较高。
恶心、呕吐: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或刺激呕吐中枢有关。患者会出现恶心感,进而呕吐。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颅内压变化时更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二、不同类型脑梗死的特殊症状表现
1.大面积脑梗死
除了上述常见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会更严重外,还可能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是因为大面积的脑梗死导致脑部广泛的脑组织受损,影响了大脑的高级功能和意识维持系统。在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并出现意识障碍的风险大大增加。
2.腔隙性脑梗死
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肢体无力、轻度感觉障碍等,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而是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这是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病变范围较小,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相对局限。对于一些长期患有高血压但控制相对较好的患者,仍可能发生腔隙性脑梗死,需要定期进行脑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三、脑梗死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
脑梗死的症状通常是突然出现的,往往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例如,患者可能在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或受损,症状迅速显现。对于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更要警惕脑梗死的发生,因为TIA是脑梗死的先兆表现,其症状也是突然出现且在短时间内缓解,但提示脑部血管已经存在严重的狭窄等病变,随时可能进展为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