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有一般症状和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等症状表现,一般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有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异常运动)、感觉障碍(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语言功能障碍(失语症)、吞咽功能障碍(吞咽困难、呛咳)等。体征表现包括生命体征方面体温轻度升高、血压波动、呼吸频率节律改变;神经系统体征方面肌力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共济失调体征等。
一、脑梗死的症状表现
(一)一般症状
脑梗死患者常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头晕症状较为严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脑梗死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了颅内的神经功能调节以及脑脊液的平衡等,从而引发头痛、头晕及呕吐等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可能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对头痛、头晕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二)神经系统缺损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行走困难,严重者完全不能活动。这是由于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受损,影响了神经信号向肌肉的传导。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传导束受损时,会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有不同的发病风险,进而影响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在发生脑梗死时,运动功能恢复相对较慢。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肢体的异常运动,如半身不遂患者可能伴有肢体的不自主抖动等。
2.感觉障碍
表现为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感觉患侧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这是因为感觉传导通路受损,使得身体对感觉刺激的感知发生障碍。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本身存在神经病变,发生脑梗死时感觉障碍可能更为复杂,恢复也相对困难。
3.语言功能障碍
如果脑梗死累及语言中枢,患者可能出现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等不同类型。例如,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受损时易出现语言功能障碍。不同年龄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可能恢复较慢。
4.吞咽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饮水时呛咳等。这是因为脑部相关神经核团或传导束受损,影响了吞咽反射的正常进行。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吞咽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发生脑梗死时吞咽功能障碍可能更为严重,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和防止误吸。
二、脑梗死的体征表现
(一)生命体征
1.体温
部分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引起的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一般体温在37.5℃-38.5℃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正常。不同年龄的患者体温变化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体温异常时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
2.血压
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可能出现波动,部分患者发病时血压升高,这可能是机体对脑部缺血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有部分患者血压正常或降低。血压的异常波动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高,而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灌注不足,加重脑梗死的病情。
3.呼吸
呼吸频率和节律可能发生改变,严重的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呼吸不规则,如潮式呼吸等。这是因为脑部呼吸中枢受损,影响了正常的呼吸调控。
(二)神经系统体征
1.肌力和肌张力
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患侧肢体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例如,肌张力可能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也可能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不同性别患者在肌力和肌张力改变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会影响肌肉的基础状态,进而影响对肌力和肌张力变化的判断。
2.反射异常
浅反射如角膜反射、腹壁反射等可能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如膝跳反射等可能亢进或减弱。例如,脑梗死累及锥体束时,深反射常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等。对于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既往有癫痫病史等,反射异常的判断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3.共济失调体征
如果脑梗死影响了小脑等部位,患者可能出现共济失调体征,如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异常等。这会影响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不同年龄的患者共济失调的表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由于平衡功能本身下降,共济失调的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