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分亚临床、潜伏、显性感染,高危型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重要因素,不同人群如女性、孕妇、免疫低下人群有不同病理特点及注意事项,病理检测手段有核酸杂交、免疫组化、PCR等。
一、HPV感染的病理表现分类
1.亚临床感染:肉眼无法察觉明显病变,但通过醋酸白试验、阴道镜等辅助检查可发现局部上皮细胞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上可见轻度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如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多等,但无典型的尖锐湿疣病变特征。
2.潜伏感染:HPV病毒DNA存在于宿主细胞中,但未引起细胞形态学的明显改变,组织学上无可见病变迹象,需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才能发现HPVDNA的存在。
3.显性感染: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病变,如尖锐湿疣,病理组织学上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颗粒层和棘层上部可见特征性的空泡化细胞,细胞核大、深染,核周有透亮空泡。
二、HPV感染与病变的关联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病理检查中发现高危型HPVDNA持续存在时,需进一步评估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CIN可分为CINⅠ、CINⅡ、CINⅢ,其中CINⅢ具有较高的进展为浸润癌风险。此外,高危型HPV感染也可能与其他部位如肛门、外阴等的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相关。
三、不同人群HPV感染病理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女性人群
女性由于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尤其是宫颈部位易受HPV感染,性生活活跃期女性感染风险较高。病理诊断时需关注宫颈组织病变情况,对于有多个性伴侣、免疫功能低下(如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HPV持续感染及相关病变的风险增加,需加强监测和定期随访。
(二)特殊人群如孕妇
孕妇感染HPV时,病理诊断需考虑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若存在外阴或阴道尖锐湿疣病变,可能增加母婴垂直传播风险,需在分娩时评估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剖宫产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同时,孕妇免疫状态特殊,HPV感染的病程可能受孕期激素水平影响,病理随访需兼顾母婴安全。
(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机体清除HPV能力减弱,HPV持续感染概率升高,病理上更易出现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且病变进展可能更快,病理监测需更频繁,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相关病变。
四、病理诊断HPV感染的检测手段
病理诊断中常用核酸杂交技术(如原位杂交)检测组织中HPVDNA,可明确HPV的型别;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编码的蛋白(如E6、E7蛋白),协助判断HPV感染状态及病变活跃程度;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扩增可精准检测HPVDNA的存在及定量,辅助评估感染风险和病变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