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后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hCG刺激卵巢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且持续增大形成黄体囊肿,妊娠女性早期多可出现,具单侧、直径等特点,多数妊娠中晚期可自然消退,少数可能有并发症,不同妊娠女性个体差异致发生情况不同,高龄妊娠等特殊人群需加强监测。
一、正常妊娠过程中黄体的变化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后,合体滋养细胞会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以维持妊娠。在这个过程中,黄体会持续增大。
二、黄体囊肿形成的机制
(一)激素影响
1.hCG的作用:妊娠后体内hCG水平升高,持续刺激卵巢黄体,使黄体细胞不断增生,黄体直径增大,当直径超过2-3cm时,就形成了黄体囊肿。大量研究表明,hCG水平与黄体囊肿的形成密切相关,妊娠早期hCG快速上升阶段,更容易出现黄体囊肿。
2.其他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也参与了黄体的变化过程。在正常妊娠黄体的维持和黄体囊肿形成中,雌激素可以促进黄体细胞的生长,孕激素则维持黄体的功能,但当激素调节失衡时,可能导致黄体过度增生形成囊肿。
三、发生的人群及相关因素
(一)妊娠女性
几乎所有妊娠女性在妊娠早期都可能出现黄体囊肿,这是与妊娠相关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年轻的妊娠女性也可能发生,没有特定的年龄偏好,但随着孕周的增加,多数黄体囊肿会在妊娠中晚期逐渐缩小或消失。
(二)可能的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妊娠女性之间黄体囊肿的发生情况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自身的激素代谢水平有关。例如,某些女性可能对hCG的刺激更为敏感,更容易出现黄体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形成黄体囊肿。
四、黄体囊肿的特点及转归
(一)特点
黄体囊肿一般为单侧发生,直径多在3-8cm左右,也有少数可达到10cm以上。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内有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
(二)转归
大多数黄体囊肿在妊娠中晚期会自然消退,这是因为随着妊娠进展,胎盘逐渐形成并分泌足够的激素来维持妊娠,不再需要妊娠黄体的过度分泌,黄体逐渐萎缩,囊肿也随之消失。但也有少数情况黄体囊肿可能发生破裂或扭转等并发症,不过相对较少见。如果在妊娠中晚期黄体囊肿仍未消退,需要密切观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对妊娠的影响。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妊娠女性等,更要加强监测,因为高龄妊娠本身存在一些妊娠相关并发症风险增加的情况,黄体囊肿的存在可能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