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连续失眠尚无确切固定猝死时长,但长期连续失眠显著增加猝死风险,其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有不良影响,不同人群如患有基础病史者、年轻人、老年人长期连续失眠风险不同,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节、及时就医来应对长期连续失眠以预防猝死。
1.长期连续失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机制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连续失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等情况。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失眠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较正常睡眠人群明显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失眠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导致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心肌梗死是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失眠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感染性疾病,而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时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间接增加猝死概率。
2.不同人群长期连续失眠的风险差异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长期连续失眠会进一步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进展,大大提高猝死发生的可能性。比如一位本身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若长期连续失眠,其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可能会频繁发生,从而更容易诱发心脏骤停等猝死事件。
年轻人:一些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连续失眠的年轻人,虽然基础疾病相对较少,但长期失眠也会对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等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在某些诱因下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虽然概率相对有基础病史人群低,但也存在猝死风险,尤其是在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情况下,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睡眠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连续失眠的情况。长期连续失眠会使老年人的心脑血管负担加重,加上老年人身体储备功能差,一旦发生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急性事件,更容易导致猝死。
3.应对长期连续失眠预防猝死的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但应注意避免在睡前剧烈运动。
心理调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连续失眠的人群,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长期连续失眠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导致的失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干预。例如,对于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导致的失眠,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