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有诸多常见症状,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身体乏力疲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肢体麻木、爪甲苍白无光泽且脆;女性月经异常,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面色:气血两虚者面色多表现为萎黄无华。这是因为气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能滋养面色,气血不足则无法充分滋养面部,导致面色失去红润光泽,呈现出萎黄的状态。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年轻人若长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也易出现;对于女性,在月经频繁、经量过多等情况后更易出现面色萎黄。
皮肤:皮肤会显得干燥、粗糙且缺乏光泽。气血是皮肤的营养来源,气血不足时,皮肤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出现此类表现。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干燥环境、过度熬夜等会加重这种情况。
身体状态与感觉方面:
乏力疲倦: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容易疲倦,稍微活动就会气喘吁吁。气有推动身体机能活动的作用,血能载气并为脏腑组织提供营养,气血两虚则气的推动无力,血的营养供应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乏力疲倦感。不同性别均可能出现,男性若长期劳累、工作压力大且饮食营养摄入不足时易发生;女性在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也较易出现。
头晕目眩:会出现头晕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目眩,感觉天旋地转。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头目失去滋养,就会引发头晕目眩。有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等,更容易出现该症状;年龄较大者,身体机能衰退,气血生成不足,也较易发生。
心悸气短:心脏得不到气血的充分滋养,会出现心悸的症状,同时呼吸时会感觉气短,呼吸不够顺畅。心主血脉,依赖气血的濡养,气血两虚则心脏功能受影响,出现心悸气短。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长期吸烟、酗酒等会加重心脏负担,易引发气血两虚相关的心悸气短;女性在更年期时,由于体内激素变化,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
肢体与感官方面:
肢体麻木:手脚等肢体部位可能出现麻木感。气血不能正常流通到肢体末端,导致肢体失养,从而出现麻木。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渐亏,更容易出现肢体麻木;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神经病变等原因,也易合并气血两虚导致的肢体麻木。
爪甲异常:爪甲会显得苍白、无光泽,且质地较脆。爪甲依赖气血的滋养,气血不足则爪甲失养,出现异常。儿童若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可能影响气血生成,导致爪甲异常;女性在节食减肥过程中,容易出现气血不足,进而爪甲异常。
其他方面:
月经异常:女性气血两虚时,月经可能出现经量减少、经期延长等情况。气能统摄血液,血能滋养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则冲任失调,影响月经。青春期女性若饮食不节、学习压力大,易出现气血两虚致月经异常;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波动,也较易出现月经方面的改变。
精神状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则神志失养,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人群,若不注意气血调养,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老年人随着气血衰退,也常伴有精神方面的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