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时在意识与精神状态上早期精神紧张、烦躁,进展可致意识模糊、昏迷,儿童改变更迅速明显;皮肤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绀、湿冷,老年颜色改变不典型,儿童可有花纹;脉搏早期增快,进展细速,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血压早期可正常或轻度降低,加重则进行性下降;呼吸频率增快,进展浅快、不规则;尿量减少,成人<30ml/h、儿童<0.5ml/(kg·h)提示肾灌注不足。
一、意识与精神状态
休克早期患者可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传递信号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随着休克进展,患者意识逐渐模糊,甚至出现昏迷,是由于脑灌注不足,神经细胞功能受损。对于儿童患者,因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休克时意识改变可能更为迅速且明显,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变化,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后转为精神萎靡。
二、皮肤表现
颜色与温度:休克时皮肤灌注不足,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发绀,这是因为血液重新分布,体表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温度降低,触摸感觉湿冷,是由于外周血管收缩,热量散失增加,且组织灌注不良影响了体温调节相关的血液循环。在老年患者中,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皮肤颜色改变可能不典型,但湿冷表现可能更易察觉,需注意与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温度变化相鉴别。儿童休克时,皮肤可能出现花纹样改变,这是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因为儿童的微循环特点使得休克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皮肤外观的变化。
三、脉搏与血压
脉搏:休克早期脉搏增快,是机体的代偿反应,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心率加快,以维持心输出量。脉搏细速是休克进展的表现,说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脉搏变化有所不同,儿童的正常心率相对较快,休克时心率增快更为显著,需准确测量儿童脉搏以评估病情。老年患者由于基础心率可能较慢,休克时脉搏增快可能不明显,但脉搏的强弱变化更需关注。
血压:休克早期血压可正常或轻度降低,因为机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血压,如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等。随着休克加重,血压进行性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脉压差小于20mmHg)。但需注意,部分休克患者尤其是早期或代偿期,可能存在血压正常但脉压差减小的情况,这也提示休克的可能。在女性患者中,需考虑妊娠等特殊情况对血压的影响,避免误诊。
四、呼吸
休克时呼吸频率增快,是机体为了纠正缺氧状态的代偿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浅快、不规则,严重时可发生呼吸窘迫。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休克时呼吸改变可能更为复杂,需综合评估呼吸情况与休克的关系。儿童休克时,呼吸频率增快更为明显,且可能伴有三凹征等表现,因为儿童的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需密切监测呼吸状态。
五、尿量
休克时肾灌注减少,尿量减少,成人尿量少于30ml/h,儿童尿量少于0.5ml/(kg·h)提示肾灌注不足。尿量是反映休克时肾血流灌注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尿量可以早期发现肾灌注异常情况。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休克时尿量变化可能更早出现异常,需加强尿量监测。在老年患者中,本身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休克时尿量减少的判断需结合基础肾功能情况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