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可致肾动脉狭窄或阻塞使肾血流灌注减少引发肾功能异常,其发生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释放炎症介质致肾脏微循环障碍加重缺血并损伤肾结构功能,患者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治疗相关因素如造影剂等可影响肾脏,不同患者耐受不同老年及有基础肾病者更易引发肾衰竭。
一、肾动脉受累致肾缺血
动脉夹层若累及肾动脉,可直接引起肾动脉狭窄或阻塞。肾动脉是肾脏血液供应的主要通道,当肾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肾脏血流灌注显著减少,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正常肾脏依赖充足且稳定的血流来维持其滤过和代谢功能,肾动脉血流减少会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影响肾脏对代谢废物的清除,引发肾功能异常。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时,肾血流灌注量会明显降低,超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出现功能障碍。
二、全身炎症反应影响肾脏微循环
动脉夹层发生后,机体的炎症反应被激活,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大量释放。这些炎症介质会导致肾脏微循环障碍,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进一步加重肾脏缺血。同时,炎症反应还可能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使肾衰竭的发生。临床观察发现,动脉夹层患者体内炎症指标常显著升高,且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三、治疗相关因素对肾脏的影响
动脉夹层患者常需接受手术或介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例如,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血压的剧烈变化,使得肾脏灌注压不稳定,进一步影响肾脏血流。此外,介入治疗中使用的器械或药物等也可能对肾脏产生间接影响,如造影剂的使用可能引发造影剂肾病,尤其是本身已有肾脏血流灌注不足的动脉夹层患者,更易因造影剂等因素加重肾功能损害。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基础病史的患者,其对这种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治疗相关因素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老年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储备下降,动脉夹层引发肾衰竭的风险相对更高;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在动脉夹层影响下更易迅速进展为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