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分为腺鼠疫最为常见多累及腹股沟淋巴结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剧痛等症状儿童表现隐匿老年全身中毒症状突出;肺鼠疫分原发和继发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胸痛咳嗽血痰等症状儿童呼吸窘迫易被忽视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者原有病情可加重;败血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老年休克更早更难纠正儿童病情变化更快;皮肤鼠疫多由蚤咬或皮肤接触引起有疼痛性红色丘疹等症状儿童皮肤症状易扩散;肠鼠疫较少见有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有胃肠道基础病史者原有病情可加重。
一、腺鼠疫
最为常见,多累及腹股沟淋巴结(占70%~80%),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等部位。起病急骤,患者先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同时局部淋巴结迅速肿大且伴剧痛,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致患者呈强迫体位。淋巴结周围皮肤红肿、发热、变硬,数日内可化脓、破溃。儿童感染时淋巴结肿大表现可能相对隐匿,需仔细检查;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衰退,淋巴结肿痛可能不如青壮年典型,但全身中毒症状可能更突出。
二、肺鼠疫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鼠疫因吸入染菌飞沫直接引发,起病急骤,患者突发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迅速出现胸痛、咳嗽、咳痰,初期为少量黏液痰,很快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急促并呈呼吸困难、发绀,肺部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可伴胸膜摩擦音,病情进展迅猛,若未及时抢救,多在24~36小时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儿童患肺鼠疫时,呼吸窘迫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密切监测呼吸状态;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者感染后,原有病情可能加重,需警惕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
三、败血型鼠疫
可原发或继发。原发者因感染菌量多、毒力强,患者突然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继而意识模糊、昏迷,迅速发生广泛出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皮肤黏膜可见出血点、瘀斑,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老年患者因机体代偿能力差,发生败血型鼠疫时,休克等表现可能更早出现且更难纠正;儿童感染败血型鼠疫后,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更快,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四、其他少见类型
皮肤鼠疫:多由蚤咬或皮肤接触含菌物质引起,病菌侵入处皮肤先出现疼痛性红色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进而形成脓疱,表面覆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坚硬坏死,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儿童皮肤较娇嫩,感染后皮肤症状可能更易扩散,需注意皮肤护理及隔离。
肠鼠疫:较少见,患者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有胃肠道基础病史的患者感染肠鼠疫后,原有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加重,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