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胎停育风险,需从孕前准备、孕期科学保健及关注特殊人群三方面入手。孕前要充分评估健康、调理身体状态;孕期要合理饮食、定期产检、避免不良生活行为;高龄孕妇和有基础疾病孕妇要加强相关监测与控制。
一、孕前准备充分
1.健康评估:夫妻双方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包括染色体检查等,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若存在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问题,需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评估妊娠风险及制定相应应对方案。例如,有染色体平衡易位等情况的夫妇,妊娠后胎停育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密切监测。
2.调理身体状态:女性要将身体调理至良好状态,如维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妊娠结局。一般体质指数(BMI)保持在18.5-23.9较为适宜。同时,应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射线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胎停育风险。男性也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精子质量,进而影响胚胎发育。
二、孕期科学保健
1.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例如,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等,叶酸缺乏可能与胎停育相关,孕期女性每天应摄入400-600微克叶酸。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的不健康食品。
2.定期产检: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产检,及时了解胚胎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监测胚胎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胎芽、胎心出现时间及发育情况等。一般孕早期可通过超声查看孕囊、胎芽、胎心情况,孕中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羊水、胎盘等情况。若发现胚胎发育异常等情况,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避免不良生活行为:孕期要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保持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不良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等,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孕妇,胎停育风险可能增加。
三、关注特殊人群
1.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胎停育风险相对较高。这类孕妇更要加强孕前咨询,进行更全面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如孕早期的无创DNA检测、孕中期的唐筛或无创DNA检测等,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羊水穿刺等检查,密切监测胚胎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有基础疾病孕妇: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糖尿病孕妇需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胚胎发育,可能增加胎停育风险;高血压孕妇要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保证母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