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有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异常(脓性、黏液性)、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及局部体征(尿道红肿、尿道压痛)。
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往往有尿意后就要立即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这是由于炎症使得尿道括约肌处于不稳定状态,稍微有尿液刺激就会引发强烈的排尿反射。在女性中,由于尿道短而直,急性尿道炎时尿急症状可能相对更为突出;男性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尿急表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产生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刺痛、灼痛等。疼痛通常在排尿开始时较为明显,也可能贯穿整个排尿过程。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排尿时尿液通过尿道刺激受损的黏膜,从而引起疼痛。儿童尿痛时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排尿时抗拒等表现,家长需密切关注。
尿道分泌物异常
脓性分泌物:急性尿道炎时,尿道可能会分泌出脓性的物质。男性患者较为常见,例如淋菌性尿道炎,通常会出现较多黄色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尿道口可能被分泌物粘连。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但相对男性可能量较少,颜色可能稍淡。这是由于病原菌感染尿道后,引起尿道黏膜的化脓性炎症反应,导致分泌物增多且呈脓性。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女婴,出现脓性尿道分泌物时需要高度重视,可能提示较为严重的感染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
黏液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情况可能会出现尿道黏液性分泌物,分泌物相对较稀薄,呈透明或微浑浊的黏液状。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后引起尿道的非化脓性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分泌功能异常,产生较多黏液性物质。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
发热:部分病情较重的急性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到38℃左右甚至更高。这是由于机体对病原体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患急性尿道炎出现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相较于成人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所以对于儿童急性尿道炎伴有发热的情况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及时监测体温并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非药物干预为主,如物理降温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感染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以及炎症反应消耗能量等因素导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局部体征
尿道红肿:尿道口及尿道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现象,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尿道口周围的皮肤黏膜发红、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引起。儿童尿道红肿时,由于皮肤娇嫩,可能红肿表现相对更为明显,家长可通过观察儿童尿道口周围皮肤状态来初步判断是否有异常。
尿道压痛:按压尿道部位时会有疼痛感觉。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这一体征,对于诊断急性尿道炎有一定的辅助意义。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按压尿道时都会出现疼痛,儿童在配合检查时可能会因为疼痛而表现出抗拒等反应。